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本报讯(记者仓 超 通讯员王伏建 贾 可)新乡报道:为期两天的“全省老记者看河南•新乡行调研采访活动”,于2024年5月19日在新乡市获嘉县同盟古镇•袁家村文旅小镇圆满结束。本次“老记者看河南•新乡调研采访活动”是由河南省老记者协会主办,中共新乡市委宣传部承办,活动得到了中共长垣市、获嘉县党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来自新华社河南分社、河南日报社、河南广播电视台、郑州报业集团等省会多家媒体的50多名资深记者,参与调研采访活动,共同见证新时期新时代豫北明珠新乡市地方工业与农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共同领略长垣、获嘉两地的企业厂区新貌与丰收在望的乡村美景及文化魅力。
初夏的牧野大地,骄阳似火,烈日炎炎,仿佛承袭了新乡人极度的热情与奔放。参与调研采访活动的老记者们不顾年事已高,酷热难耐,尽管个个挥汗如雨,但依旧挡不住内心的兴致勃勃,马不停蹄的从长垣市驼人集团,到卫华起重集团,再到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与芦岗乡西陈村,老记者们一一边认真仔细的听着讲解,一边举起相机与摄像机,频频记录拍照,生怕忽略掉每一个环节。
始建于1993年的驼人集团,其创始人是一位残疾人,他身残志不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白手起家,从一辆自行车的销售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集团企业。业务涉及医疗业务、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研究院及产业新城五大板块,有员工一万余人,并安排残疾人就业50余人。充分彰显残疾人同样可以为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与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而始建于1988年的卫华集团,是一家以起重机为主业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该集团自主研发的防摇摆起重机系统,是起重行业的一次创新技术。该系统可以精准定位,将起重机械摇摆幅度降低95%以上,控制精度达到2 MM,为世界首创。其精彩的演示与讲解,给老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垣市是著名的中国烹饪之乡,由长垣走出的国家级金勺大厨,遍布祖国各地,他们精湛的厨艺享誉海内外。国内首家以烹饪为文化主题的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由长垣市政府于2011年7月份筹建,并于2013年1月正式建成开馆。全馆建筑面积达7200平方米,陈展面积5400平方米,共分一楼中厅和“中华烹饪,源远流长”“天下滋味,悉在庖厨”“食治养生,讲究中和”“万变千姿,筵席艺术”和“海纳百川,厨香长垣”五个展区,共展出文物283余件,展品1000余件,全方位诠释了中华烹饪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老记者们来到长垣市芦岗乡西陈村,一下车就被村边石拱桥边上的一塘绿水与水边的青瓦民舍所吸引。经介绍,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西陈村两委将废弃的大坑塘进行清理修缮,同时开挖渠道引入黄河水,将几个池塘环绕村庄连接起来,成为村庄周边一条清凉又美丽的水系。同时,又将闲置农户家的空闲院落进行充分改建利用,先后建成党群文化广场,村史馆,图书馆,养老中心,国学馆等,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这里的群众大食堂和四点半课堂。群众大食堂以低廉的收费为留守老人和孩子提供一日三餐,在现场,老记者们还亲口品尝软香味佳的大肉包子,忍不住纷纷伸出大拇指点赞。
离开长垣市,老记者们又来到了有着中国同盟文化发源地、封神故里之称的获嘉县。人文居住新环境的打造与乡村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是中共获嘉县委、县政府农村基层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庄乡后渔池村历史上因地势低洼,常年积水,多生鱼类而得名。如今的后渔池村,借势“中原农谷”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技”的战略,带动产业兴旺,赋能乡村振兴,将农村文化活动与村庄景观改造融为一体,把城市公园独有的音乐喷泉,环绕式休闲长廊,建筑在村里村外,成为乡村旅游与当地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让原汁原味的乡村野景又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史庄镇西曹庄村则以打造农耕文化研学基地,实现乡村做学堂,农民当老师为乡村旅游发展新思路,大力发展文旅融合项目,打造特色乡村文化旅游,带动乡村乡俗文明发展,村庄容貌焕然一新。
获嘉县城关镇后寺村,秉承“建画里乡村,留梦里乡愁”的理念,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美丽乡村、乡村治理”等工作重点,大力整治农村居住环境,重点打造环村景观路,垒砌景观花墙,铺展美丽乡村画卷。同盟古镇•袁家村文旅小镇的建设,无疑是获嘉县乡村旅游的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该项目以获嘉县同盟历史文化资源为立足点,在亢村镇府庄村,以原汁原味的中原民居与古村落形式,打造集民俗、非遗、特色美食、休闲娱乐、文化创意、民俗客栈为一体的中原休闲度假体验地。古色古香的民居与小镇街道,错落有致的小巷绿荫,各色风味的特色小吃与商铺,让老记者们仿佛有穿越的时代感,激起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追思,让人不仅留恋忘返,更回味无穷。
“ 全省老记者看河南调研采访活动”,是河南省老记者协会组织主办的系列活动之一,是继老记者走进郑州、许昌、信阳等地市后的续篇。活动旨在让老新闻工作者们,走进基层,亲眼目睹当今社会基层经济发展现状,亲自调研各地产业结构布局,发挥老有所用的夕阳红精神,为基层的经济与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发挥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