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言赋•中国焦作宣言
王林栓
北山苍苍,沙河泱泱①,
史记覃怀,梦华山阳②。
山水富城,文武福乡③,
中原出彩,华夏流芳。
“云台”畅享④,“太极”传扬⑤,
“如意”载誉⑥,“红绿”济昌⑦。
“双城生活”,熠熠祺祥⑧,
“四好之路”,烨烨风光⑨。
创新驱动,转型定向,
人才支撑,强市担当⑩。
奋发进取,开拓图强,
先行怀川,续谱雄章⑪。
注释:
①北山苍苍,沙河泱泱:北山,是焦作人对城市所在北部山区的统称,属于太行山南麓,面积823.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2%。如今,北山保护与全域旅游、健身康养、林业提升、生态农业已融为一体,龙翔矿山公园三期、卢亮沟智能共享户外出发营、焦作南太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等重点项目陆续规划建设,北山产业转型发展方兴未艾。据悉,大沙河是海河水系卫河之源头,曾是古运河永济渠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焦作段全长74公里,流域面积2688平方公里,是流经焦作城区最大的一条行洪河道,在新乡市经共产主义渠入卫河。2019年以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多次飞临大沙河,最多的一批有200多只,观测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有红隼、白琵鹭、东方角鸮、雕鸮等近20种,绘就了“太行山前百鸟飞,水碧花红鱼儿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
②史记覃怀,梦华山阳:焦作市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三千年的建城史,古称山阳、怀州、怀庆府。覃怀,又被称做河内,是指古代中国(黄)河之阳、(太行)山之阳间那片狭长却富饶鲜活的土地,是指当代中国以河南沁阳(今属河南焦作)为核心,涵及焦作市所辖区县的那一大方水土。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曾讲:“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众,都国诸侯所聚会,故其俗纤俭习。”这段话向世人表明了覃怀河内做为“天下之中”“三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是国家的经济重心所在,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覃氏的发源地。
③山水富城,文武福乡:进入21世纪,曾被称为“百年煤城”的焦作深入挖掘文旅资源,完成“山水富城·文武福地”城市品牌的打造。如今,焦作文旅在河南省文旅发展大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始终处于“第一方阵”。
④“云台”畅享: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距省会郑州70公里。景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子房湖、万善寺等八大景点,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云台山是集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一个世界级、十个国家级称号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
⑤“太极”传扬:生生不息传承了近400年,传遍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人数达4亿之众……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太极拳可谓大名鼎鼎、享誉世界。2023年12月17日,适逢太极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周年,这一天,《焦作市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条例》也正式施行。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太极拳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如何立足太极拳,通过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当地变成更多游客特别是年轻人向往的旅游“圣地”,带动更多村民走上富裕路。
⑥“如意”载誉:焦作是唯一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从中心城区穿过的城市。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造型设计灵感来自成语“水到渠成”,外观以水为形、以南水北调渠道为意,简洁流畅、灵动时尚、活力绽放,整个建筑为“如意”形状。以绿护水、以水乐民。一渠南水润怀川,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生态品质,让渠两岸的人民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
⑦“红绿”济昌:焦作市中站区龙翔街道十二会村,“红绿”融合绘就了乡村旅游的“底色”。红,是红色文化资源;绿,是绿色发展理念。十二会村,这个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是太行区第四专区及焦作市党政军机关旧址,被誉为“焦作西柏坡”。近年来,十二会村不断激活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吸“粉”无数。在村口的宣誓广场,巨大的宣誓墙上,红色党徽熠熠生辉;新建的初心馆里,红色研学培训设施完备;南太行龙翔山居民宿集群“初心楠舍·十二会”项目投入运营,通过12项红色研学活动,唱响了十二会村传承、发展、蝶变的时代新曲。“红色+”效应持续放大的同时,绿色发展理念则不断赋能乡村振兴。
⑧“双城生活”,熠熠祺祥:十年发展,桃花峪黄河大桥、G207孟州至偃师黄河大桥……一座座黄河大桥,拉近了两岸距离,带动了经济腾飞,助推郑州都市圈建设持续深化,让无数人实现了“双城生活”。
⑨“四好之路”,烨烨风光:2018年以来,焦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四好农村路”创建行动。焦作聘请专家对“四好农村路”创建进行高标准规划,倾力打造“‘四好农村路’+系列精品”工程,按照“一乡一村一路一策”的思路,注重公路与沿线环境相融合,串联“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强力实施“‘四好农村路’+产业+旅游+扶贫+环保+休闲+文化”等系列工程,切实把农村公路打造成产业路、惠民路、生态路、文化路、景观路、游园路。如今,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四好农村路”打破了制约农村和山区发展的交通瓶颈,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体验到农村道路的改变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
⑩创新驱动,转型定向,人才支撑,强市担当:“坚定依靠创新驱动转型,依靠人才支撑强市”是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为焦作指明的发展路径。
⑪奋发进取,开拓图强,先行怀川,续谱雄章:2023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焦作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号召,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十大建设”,坚定“两个依靠”,踔厉奋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焦作新篇章!
——————————
王林栓:
中国红色诗人
中国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郑州市青少年诗书画学会会长
王林栓简历
王林栓,男,生于1963年7月,回族,山东青岛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陕甘红军传人,红色诗人。中国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注册咨询师、政工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形象大使。郑州市青少年诗书画学会会长。
一、主要简历
1981年9月至1984年7月,郑州国棉五厂细纱车间通讯员。
(1983年6月加入郑州市作家协会)
1984年7月至1990年7月,郑州水工机械厂《郑州水工报》报编辑,(1988年8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
1990年7月至1999年7月,郑州商业大厦《郑州商业大厦报》总编辑、中共郑州商业大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
1999年7月至2001年9月,东方家庭报专题部主任。
1999年10月至2001年7月,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工作》专题部主任。
2001年7月至2021年5月14日,郑州市青少年诗词学会、郑州市青少年诗书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法人代表。
2021年5月14日至今,郑州市青少年诗书画学会会长、法人代表。
二、主要兼职
南梁革命纪念馆顾问、华池县红色教育总策划师、华池县列宁学校名誉校长、红色传人精英网总监、《民声面对面》少年强中国强爱国主义素质教育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组委会副主任、河南省老教授协会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王姓委员会副会长、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部保育联盟主席、河南省人口学会家庭教育与人口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美丽乡村研究院总策划、河南省高校文联导师、郑州诗词学会副会长、“青年之声”郑州市文艺专家志愿者联盟主席、郑州市青少年诗歌春晚总策划、总导演、总撰稿,郑州市金融学校客座教授等。
三、主要作品
诗词集《百花新韵》、散文集《与绿色有约——走进郑州•中国绿化博览园》、诗歌集《王林栓诗选》等,参与主编《放歌中原》《家道》《写作有道》等10余部,发表诗词歌赋作品千余首。代表作《绿城风流歌》《解放之歌》《大中原三部曲》(《诗为中原经济区而作》《都市畅想》《我们的名字:中原》)《满江红·南梁》《抗疫三赋》(《庚子赋》《绿水青山赋》《中国少年赋》)《南梁三赋》(《南梁精神赋》《南梁革命纪念馆赋》《列宁小学赋》)《两会三赋》《健康中国三赋》《领航三赋》《拜祖三文》(《拜龙祖文》《拜始祖祈福文》《拜医祖文》)《中华二十四节气节日百言赋》《宣言十赋》(《百言赋·乡村振兴中原宣言》《百言赋·中华家庭教育宣言》《百言赋·中华龙族宣言》《百言赋·中华视力健康宣言》《百言赋·中国国防教育宣言》《百言赋·中国国家安全观宣言》《百言赋·中华传统文化宣言》《百言赋·中国红色文化宣言》《百言赋·中国新时代文化宣言》《百言赋·美丽中国宣言》)《百言赋·中国雄安新区宣言》《百言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宣言》《百言赋·中国西部大开发宣言》《百言赋·中国浦东新区宣言》《百言赋·中国中原宣言》《百言赋·中国郑州宣言》《百言赋·中国开封宣言》《百言赋·中国洛阳宣言》《百言赋·中国平顶山宣言》《百言赋·中国安阳宣言》《百言赋·中国慈善宣言》《百言赋·中国鹤壁宣言》《百言赋·中国新乡宣言》《百言赋·中国商丘宣言》《百言赋·中国焦作宣言》等,是《春之歌》《郑州公民道德歌》《科普筑梦不停留》词作者。
四、主要擅长
策划:各类大型项目、活动整体策划和运作;
导演:各类大型活动舞台整体呈现和执行;
主持:各类大型活动主持;
美育:提升新时代青少年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撰稿:各类文学、文案、主持词、讲话稿等撰写;
演讲: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时代文化等励志演讲;
公关:人脉资源、文化教育、企业战略等关系融合、分享、共赢。
“百言赋”文学体例解读
赋源于诗骚,兴于两汉,曾影响中国文学达两千多年,是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古人云: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以赋观诗,较若纷至沓来,气猛势恶。故才弱者只能为诗,不能为赋。”“百言赋”是汲取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汉赋、元曲等文学体例之精华,结合当代文学欣赏和文学发展需要,独创的一种文学体例,是红色诗人王林栓创立的河南诗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也是独创的一种文学体例。
诗言志,赋亦言志。“百言赋”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语言到表现手法上,坚持在继承中有创意,在创新中求发展,写出既传统又现代,既有古风古韵的景致,又有今香今味的风情,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出时代心声。“百言赋”通篇分为三个小节,每小节四行32个字,四言一句,两句一行,每行都要押韵一致,原则上押平声韵,每一行上下对仗或每两行前后对仗。全赋共二十四句96字,留余一句4字,可谓“百言赋”文学体例之独特神韵也。
时代需要美文佳作奇赋新碑,而美文佳作奇赋新碑要求作者有广博学识、深厚功底、宏大气魄、火热情怀;需要赋家拥有对大势的把握、洞察与品评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沉心历练,艰苦跋涉,丰厚积累,刻意创新。“百言赋”是汲取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汉赋、元曲等文学体例之精华,结合当代文学欣赏和文学发展需要,独创的一种文学体例,堪称囊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全新综合体,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高评和点赞推崇,成为2022年中国文化界一大盛事及新时代文学创新发展重要收获。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