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的王庄村,村民口中的一句话“晴天一身土,雨天一地泥”,形象的描述了村里“脏、乱、差”的生活状况。那时的王海涛,为了生活,与村里其他的年轻人一样外出谋生,在沿海地区从事运输事业,亲眼目睹自己的家乡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心里迫切希望能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2003年,家乡开始征地整合,大力推进建设,急需有能力的人才加入村干部的队伍中,应县乡组织部门的选拔和群众的推举,王海涛出任了王庄六组的组长,开始了服务家乡的工作历程。经过近20年的努力,逐步把王庄社区建设成远近闻名的卫生、文明、美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吾闻淮水出桐山,古来贤哲产其间。君今自称亦私淑,渔钩须当借一湾。”明朝唐寅描述的优美画境,是那样符合当下的王庄社区。王庄社区地处嵩山脚下,辖3个自然村15个生产组,人口4321人。这里白墙黛瓦、绿树成荫、温馨宁静,祥和又富有生机。 二、党建引领、争创五星
王海涛书记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创建“五星支部”为动力,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推进网格基层治理。
根据“五星”支部创建的27项重点任务92条标准,化繁为简、从简深入,分星负责、成立专班、共建共享、统筹共创,突出基层党建引领这一核心,坚持以网格为单元,推动“一元”带“多元”,健全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群众自组织”的组织体系。结合三零创建和六防六促行动,调解居民矛盾28起。 加快推进基层社区“人、情、地、事、物、组织”六要素,数据归集、动态掌握,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党员干部与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落实党支部关爱行动,去年金秋时节,出资70000元,对我社区30名应届大学生激励资助,为家乡培养后备力量。 三、共建共享、重视环境
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卫生状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民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农村全面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社区“两委”干部快速转变基层治理观念,投资18万元更换了太阳能路灯116根,方便群众夜间休闲娱乐,提升居民幸福感。投资85万元修建硬化文化广场5000平方。硬化祖家庄大禹文化广场1600平方,并亮化、美化禹生石纽碑,吸引海内外大禹后裔投资兴业。建设完成王庄社区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儿童关爱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切实做好“一老一少一青壮”公益事业,真正打造有烟火味、人情味、文化味的幸福和谐社区。 结合美丽登封建设行动计划和西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制定了“1+2+3”党建工作法,党总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顺利完成了滨河路、碧溪路、颍河路、旅游环路、南环二路等项目征地租地的工作。采用一个负责,两个服务,三个承诺党建工作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向导,形成了敢于担当,勇争一流的工作氛围,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四、注重文旅、打造品牌
作为嵩山着名景点所在地、大禹故居地,该村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王海涛书记以得天独厚的大禹文化为载体,做好文化挖掘和弘扬,转化建设文化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拟定出“五个一”方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乡村发展、规划先行,y制定一个统揽全局的发展规划;2.出版一本《大禹文化》专刊,奠定文化基础;3.引进首届“祖国为你办婚礼”公益活动,借助媒体宣传的优势,带动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4.拍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宣传大禹文化,提升品牌效应;5.与中国旅游集团协作开发一个具有文旅康养的民宿基地带动产业振兴。
2018年8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专家学者,经过充分的学术研究,认定登封少室山东麓少林街道王庄社区的祖家庄为大禹故里。中央电视剧频道来村考察调研后,拟计划拍摄《祖根》电视剧,弘扬“根文化”。由中央4台海峡两岸栏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举行象征56个民族大团圆意义的“祖国为你办婚礼”公益活动,决定下半年在社区中心广场举办。借此活动效应,计划建设一个56座民族特色的精品民宿文旅项目,引领乡村经济发展。打造文化街、饮食街、寻根问祖街以及大禹后裔夏氏巷、鲍氏巷等,结合湿地公园和大禹湖水系及三皇寨景区,把王庄打造成绿水青山、林茂花艳、曲经通幽的魅力景区;建设博物馆、艺术馆、石刻文化苑、以及纪念馆、图书馆等,把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示给世人,把这些资源都整合起来,将品质文化转化为经济产业,充盈集体经济,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真正实现百姓富裕乡村振兴。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海纳百川聚人心,人民幸福是目标。王海涛书记以二十大精神为动力,紧扣时代脉搏,带领王庄人民力争在新征程上干出新的业绩。誓将把王庄建设成“中华民族文化第一村”,把王庄建设成美丽富饶,幸福和谐的新农村楷模。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