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许昌市首张农耕文化遗产“金名片”花落盛田农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1-13  浏览次数:38913
核心提示:  本报讯(记者张学亮)禹州报道:2023年1月10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张俊杰、三级调研员秦江共同向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孙继周颁发了“第一批河南省优秀农耕文化遗产”证书和牌匾。大红的证书、沉甸甸的牌匾使“禹州盛田百年粉坊”成为许昌市首张农耕文化遗产“金名片”。
  本报讯(记者张学亮)禹州报道:2023年1月10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张俊杰、三级调研员秦江共同向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孙继周颁发了“第一批河南省优秀农耕文化遗产”证书和牌匾。大红的证书、沉甸甸的牌匾使“禹州盛田百年粉坊”成为许昌市首张农耕文化遗产“金名片”。
  河南省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是指在河南省范围内,长期农耕生产生活中创造、传承、积累下来的,具有一定年限,一定规模,一定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保护价值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内容包括生产经验、生活经验、工艺技术、传统建筑、工具器物、物种物产、传统习俗、文化活动,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
  据悉,在今年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启动首批河南省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发掘申报工作中,全省共有7个项目成功通过评审,由禹州市政府申报的“许昌禹州盛田百年粉坊”成为许昌市唯一上榜项目,实现了许昌市优秀农耕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许昌禹州盛田百年粉坊”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标志着许昌市有了首张农耕文化遗产“金名片”,对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开启非遗文化与农耕文化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径、弘扬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意义深远,是河南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代表性、示范性探索实践。
  近年来,“许昌禹州盛田百年粉坊”,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农耕文化遗产为主,依托禹州红薯粉条产业优势,组建“景区”和“创新”两大版块。“景区”板块由“一馆一所一园”组成。“一馆”是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一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禹州粉条制作技艺省级传习所;“一园”是占地2680亩种植40余种有机红薯的“红薯公园”。“创新”板块由“一校两中心”组成。“一校”指的是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大学盛田农业农民田间学校;“两中心”指的是由禹州市政府批准成立的禹州市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培训中心和由许昌市政府批准成立的许昌市盛田薯类鲜粉技术创新中心,这是中国首家鲜粉技术创新中心。
  两大板块的构建,使“许昌禹州盛田百年粉坊”实现了传统工艺展示与现代化生产车间有机融合,体现了“用匠心复兴传统、靠科技发展传统”的深厚文化内涵,先后被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航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及多所中小学确定为研学游基地,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授予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总工会乡村振兴劳模出彩基地、河南省老字号企业、河南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许昌禹州盛田百年粉坊”核心产品红薯鲜粉条、紫红薯粉条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禹州粉条和禹州紫薯粉条两款产品已被农村农业部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库,红薯方便鲜粉条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2022年11月24日,红薯粉条、红薯鲜粉获得国家A级“三粉”产品质量认证证书。
  9月27日午间,中央电视台13频道“新闻直播间”以五彩之秋.紫色”一根粉带火一座城"报道了盛田百年粉坊生产的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紫薯鲜粉条。随后,河南卫视在《乡村振兴看河南》栏目进行报道。
  “许昌禹州盛田百年粉坊”被命名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优秀农耕文化遗产项目,让禹州粉条制作技艺作为非遗项目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可追溯,对于进一步推动禹粉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