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倾情惠民生 全力促发展 郑州市人社民生菜单出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27  浏览次数:201374
核心提示:  本报讯(首席记者姜德兴)郑州报道: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极不容易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社系统用初心赴使命,用情怀惠民生,用责任促发展,经受了考验、贡献了力量、展示了风貌,在战疫情、保民生、促发展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
  本报讯(首席记者姜德兴)郑州报道: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极不容易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社系统用初心赴使命,用情怀惠民生,用责任促发展,经受了考验、贡献了力量、展示了风貌,在战疫情、保民生、促发展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失业保险稳岗、失业保险扩围、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资金支出、全国技能大赛获奖数等多项指标占全省比例在50%以上,荣获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先进集体、郑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郑州市依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等各类荣誉50余项。
  全力战疫情促发展。一是着力保障返岗复工复产。各级迅速成立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专班,建立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和农民工返岗复工服务保障机制,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关键物资生产供应企业用工。全市共计协助2393家复工复产企业的24.9万名员工返岗,其中郑州市外员工14.82万人,组织点对点专车运输返岗员工810车次1.64万人。二是着力保障企业纾困发展。落实社会保险惠企政策,全年为企业减征免征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119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占95.4%。返还失业保险稳岗补贴资金36亿元(占全省56%),惠及企业1.55万家、职工99.7万人。三是着力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做好失业保险扩围攻坚工作,失业补助金审批通过40万人(占全省60%)。四是着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全市共发放慰问金342.5万元,临时性工作补助903万元,卫生防疫津贴864万元,提高绩效工资总量7253万元。
  全力稳就业保民生。一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全市完成新增城镇就业13.9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4%,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4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9%)。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2%。二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全面开通网上就业创业服务,统筹线上线下招聘,做到服务不停歇不打烊。线上发布用工信息 18.9万余条,达成就业意向4.3万人。组织线下招聘活动142场,组织企业6404家,达成就业意向7.6万人。三是强化创业带动就业。组织创业培训7.6万人;组织农民工创业辅导服务1.07万人;新增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人员0.94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49亿元。创业孵化园区(平台)达到47家,入孵创业实体总数2112户,带动就业1.9万人。四是强化重点群体帮扶。加强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力度,为6.9万名困难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1.37亿元。兜底保障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全市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575个,安置1765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全力强社保增福祉。一是扩大覆盖范围。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02万人、250万人、196万人。贫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为6.8万名各类贫困人员代缴保费741.43万元,享受待遇人员3.8万人。二是提高待遇水平。连续1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每月人均提高143元,人均月养老金达到3061.3元;城乡居民月人均基础养老金标准提升至200元,位居全省首位。全市115万退休人员和老年人受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三是推进重点改革。大力推动实体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发行。累计发行实体社保卡992万张,签发电子社保卡500余万张,实现通过支付宝、微信、郑好办APP、云闪付等主要线上渠道申领。
  全力育人才强引擎。一是坚持政策落地和完善并重,不断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全力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智汇 郑州”人才工程、“黄河人才计划”等相关政策,认定第三批高层次人才53名;社会事业后备人才资助资金的审核发放和第二期资助资金的申报审核工作顺利完成;累计为7.4万名青年人才发放生活补贴7.7亿元。二是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不断壮大提升人才队伍规模质量。持续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市支出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资金9.51亿元(占全省的58%),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0.1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91万人。成功承办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2020招才引智专场行动”郑州专场,签约入职10513人(其中博士344人,硕士2069人),引进项目456个。新增留学回国人员147人。开展专业技术人才选拔推荐工作,共有170人被评为国家、省部级和市级专家。其中,新增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并被人社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7人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4名个人和1家单位入选第三届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均获得历史性突破;10人入选第四批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0人被批准为第三批郑州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8人被批准为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组织高级研修项目3期,培训140名各类高层次人才。持续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15.5万人次接受继续教育。三是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不断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持续落实市属高校、公立医院和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以及市教育局所属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自主权,指导监督做好相关自主招聘工作。
  全力防风险促和谐。一是实施根治欠薪行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共为近4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待遇4.3亿元。二是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行动。持续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7.3%。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和服务,积极推进企业薪酬调查和制造业人工成本监测。三是实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提升行动。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新增16个基层调解组织综合示范点,开展农民工“护薪”行动,共受理案件7275件,涉及劳动者7587人、金额1.8亿元,当期结案率99.3%,综合调解率65.3%,确保了疫情下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形势总体平稳。
  全力优服务提质效。一是行政审批许可快捷高效。全年共受理行政许可160余件,全部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提前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二是“人社快办服务”打包办加速推进。10个打包办事项已完成事项清单梳理与流程再造,社保卡打包办正式上线运行。三是“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改革成效显着。155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126项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不见面审批,48个事项实现“掌上办”“刷脸办”,办事群众的获得感体验度得到显着提升。
  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新增农民工等返乡入乡创业人员6800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亿元。城镇企业在职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21、234、273、198万人。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35万人次,新培养高技能人才1.85万人。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精准落实各项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措施。聚焦支持企业减负稳岗,及时评估和优化到期稳就业政策,建立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政策,推进以工代训,让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基层、直达企业。加强就业资金保障和监督管理。完善就业形势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应对预案和处置机制,严防规模性失业风险。
  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基层成长计划,健全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见习等服务机制,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以郑州市创建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为契机,完善落实家政服务业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家政企业吸纳更多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持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创业奖励等政策扶持力度,持续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孵化平台,实施大学生创业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返乡入乡创业政策措施。研究出台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有关措施,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
  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的指导意见,实施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经办能力提升计划。精心组织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11+N”公共就业专项服务系列活动。开展国家级、省级充分就业社区、创业型城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二)围绕“织密网、兜底线”,构建更全面更持续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全力推进国家和省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政策措施落实。调整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制度。推进实施新业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办法。持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妥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政策。积极推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健康持续发展。落实社会保险省级统筹相关工作。
  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抓好以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的参保工作;推进环卫、家政服务等特殊群体人员优先参加工伤保险;进一步扩大城乡居保制度覆盖范围,指导参保人员提高缴费水平。做好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实施补贴工作。
  继续调整社会保险待遇。按照省统一安排,做好调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相关工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做好退休“中人”待遇核算工作。
  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探索推进工伤保险定点直接结算工作,稳步开展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工作。优化失业保险审核流程,实现失业保险待遇“畅通领、安全办”。推进“全市通办、就近办理、一窗办理、一网通办”工作。优化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流程,确保社保关系转移接续顺畅高效。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深入开展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探索“互联网+基金监督”监管模式,筑牢基金安全防线。
  (三)围绕“强平台、健机制”,全面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着力提升“黄河人才计划”落地效能。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重点围绕人才的分类认定和奖励、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的资助、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健全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实施人才引进“一件事”专项工作,全面完成人才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改革;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为人才提供专人专班的“保姆式”服务;组织高层次人才认定、奖励资助和服务保障等工作,启动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认定,实施高层次人才评估。进一步完善人才载体建设,实施“人才+项目”工作模式,加强博士后工作平台建设。
  着力提升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百千万”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扎实开展技能提升质量年活动,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推动郑州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出台,促进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职业技能评价制度改革,健全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全面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持续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继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推动竞赛成果转化。
  着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质量。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逐步完善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职称评聘绿色通道,扩大自主评审范围,有序推进职称社会化评价。开展高层次人才选拔工作,实施高级研修项目,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持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确保培训10万人以上。安全圆满完成各项人事考试任务。
  着力提升“招才引智”品牌影响力。按照2021年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统一部署,结合郑州实际,打造具有郑州特色富有影响力的招才引智品牌,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型、引领型人才 (团队),签约一批人才合作项目,推动筹建一批科研创新平台。
  着力提升人事管理水平。以应届高校毕业生为重点,持续做好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工作。按要求推行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完善事业单位分类公开招聘办法,开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效能综合评估。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教师队伍激励机制,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奖惩制度。
  着力提升表彰奖励工作效能。贯彻《河南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科学编制2021年度全市表彰奖励计划,发挥好奖励对全市中心工作的推动促进作用。配合做好脱贫攻坚、建党一百周年有关表彰工作。
  (四)围绕“更规范、更稳定”,全力提升劳动关系和谐度
  强化系统治理,夯实劳动关系基础。深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政府、工会、企业三方机制作用,加强劳动关系治理能力建设。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落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提高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质量。落实劳动关系形势分析研判制度,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强化日常治理,全力做好根治欠薪。持续宣传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全面推进“一金三制”等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区县(市)领导小组的牵头抓总作用,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责任,压实各地各部门工作责任。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加大日常监察执法力度,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加大对严重欠薪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强化源头治理,提升调裁工作效能。加强源头预防,探索开展“咨询、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一站式服务。加强基层调解,探索推动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加强仲裁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仲裁”。全面推行仲裁员联系重点企业和调解组织制度,提高仲裁终结率。健全案件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提高调解仲裁应急处置能力。
  (五)围绕“更便捷、更高效”,全力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要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实现新提升。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深入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加快推动人社服务一件事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明确老年人高频服务事项,拓展服务方式,保留必要的人工办理,开展特殊情况“代理办”“上门办”。聚焦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全周期,进一步加大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力度。
  要在人社业务与信息化融合上实现新提升。加快人社系统互联网平台建设,以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和工作重点,深化一“件事”一“事件”改革,打通信息壁垒,归集有效数据,推行全流程“网上办”“掌上办”“一网通办、全市通办”。全面开展第三代社会保障卡 (电子社保卡)发行应用,推广社保卡在全市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医疗服务、金融服务、征信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全面提升人社信息化创新应用水平。
  要在增强窗口单位服务效能上实现新提升。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持续开展“好差评”,深入开展人社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宣传解读。全面推行“窗口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持续深化人社服务“打包办”工作,根据企业群众需求和业务办理关联性,打破部门界限,推出一批“一件事”专窗。推动经办频率高、法律法规许可的事项下放到基层社区服务中心、合作银行网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办理人社公共服务业务。健全常态化练兵比武活动机制,组织好在线学习答题活动,推动窗口单位服务效能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同时,各区县(市)要认真开展人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谋划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行动计划,出台一批具有各自特色的惠民政策和项目,为“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发挥带动作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