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本报讯(记者袁宏太 通讯员田聚成 王长安)郑州报道: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其艺术价值令人惊艳、举世无双。为了追求汉字书法艺术的至高境界,众多的书法大家们永不止步、孜孜追寻,一直奋斗在探索汉字艺术奥妙的征程上。郑州的贺德申老师就是这众多的探索者中的一员。贺德申老师虽然已俞古稀之年,但是从未放弃对书法领域的专研和磨练,勤学苦练早已经是家常便饭的事情,磨练技艺的同时,也时常与书法同行一起切磋,取长补短,与众不同是认真对待书法创作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对每一幅作品是精益求精,让自己一直保持较高的书法水平。
一次,我们慕名前往拜访贺德申老师,当到达时,由于贺老师工作室的门敞开着,我们呢也比较熟知,便踏门而入,伫立少许,只见贺老师埋头在认真端详已写好的作品,时不时地把某一幅作品撕毁,丢入废纸篓中。直到我们叫出“贺老师”,他才直立转身,歉意道“不知道你们已到”。我们问道刚才贺老师刚才的动作何意,贺老师说道:“有的有瑕疵,有的不满意,所以不能视为作品。”经过我们拾起丢弃那些作品,重新观看,发现:贺老师所说的有瑕疵,或是纸张某个地方有小洞,或是洒上有墨迹;而不满意则是我们看不出的贺老师认为不好的某几个字。由此可见,贺老师对自己要求的是多么苛刻,对作品的要求又是多么地严格。是啊,只有这样,才能出好作品!
几十年如一日,贺德申不是趴在书斋案头,就是在青灯黄卷上书写端详,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因此贺德申老师的书法作品在线形、结构和章法上笔势奔腾,方劲雄健,自由洒脱,气势开合,蕴涵深刻的精神境界。行书法更是行云流水,舒畅自然。有种晋唐古风感觉,从晋人风骨中来,又寓之唐人丰腴,丰腴中得唐人之风神,深得书法名家和同行们赞誉与认可。书艺有路:善在尊师,重在磨砺,贵在求精。只有每一幅作品都做到极致、完美,才能走好书法创作的广阔之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近年来其书法作品被书画界朋友、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友人和港澳台等地朋友竞相热捧、收藏。
临别,贺老师执意要给我们写幅作品,我们也勉为其难,惭愧接受。只见贺老师先是凝神所思,然后慢慢铺开纸张,之后更是将纸一遍又一遍的抚平。就此一动作,我们感到了贺老师对自己作品的严肃、认真。是啊:“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不管任何事情只要认真对待,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贺德申,男,1944年出生于河南临颍,现居郑州。自幼于耕读世家,吟读四书五经,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中国古老文化烙印,尤其钟情于书法艺术,于是从小便在师长的指导下,临古今法帖,中青年时就声闻远播、名誉乡里。参加铁路工作后,少年时的初心依然不改,孜孜不倦的追梦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他深知:书法,必须以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为支撑,于是他广泛地博览群书、书法理论书籍,遍临古今名帖,重点习练“二王”书风,常常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夜以继日,苦苦探寻。由于对书法艺术的痴迷和疯狂追求,再加上他数几十年的深耕不辍,在书法领域不知满足地刻苦钻研,同时常请同学、亲友、陌生人指出自己书法上的不足之处,终于技艺大进,成为当今的书法名家。
艺术创作中,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要自己认定方向,就大胆地朝前走,没有人会阻止你去表现美、创造美。古往今来的书法家,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各自的人生经历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勤奋都超乎常人,态度与众不同。天道酬勤,勤能补拙,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这是一条恒古不变的真理。贺德申深明此理,故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磨砺笔墨、刻苦钻研、执着追求、誉满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