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住精准措施重点。认真研究制定具体详实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学前准备工作方案、开学工作方案,建立《联防联控制度》等14项制度。补充建立局领导包校等6项补充制度。将规范事项增加至31项,从学生入校检测到发热师生应急处置,从学生如何上课、如何锻炼到如何就餐、如何就寝,从学校垃圾处理到校园厕所管理等,全部细化到位,实现闭环管理。
二是抓住联防联控重点。建立复学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由区纪委、组织部、大数据局、人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委等12个部门加强联动配合和沟通,建立问题24小时处置工作机制,一经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区级层面,建立了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教育防控部、学校、班级、家长五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学校层面,构建了“校级、年级、班级、学生小组”的四级联防联控机制,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三是抓住人员保障重点。严格落实校长负责制,所有高中做到包校领导、学校校长、五大员队伍、专业校医到点到位。局机关包校人员下沉一线,点对点驻守全区高中,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及疫情防控责任人全部返岗就位,学校领导实行24小时带班值守制度;并保障全区高中各有1名专业医务人员,并参与学校疫情防控管理工作。
四是抓住精准摸排重点。通过区防控办和市教育局下发的7个统计表,以及运用快马App软件,确保快速精准查询详细统计出当日数据,逐人建立健康台帐。成立数据安全领导小组,要求每名经手数据排查和统计的人员签订承诺书,确保数据安全、不泄露。通过“钉钉健康打卡”,进一步监控好所有进校园人员的身体状况,及时做好筛查和复学预警,将病毒阻挡到校门之外。
五是抓住培训宣传重点。完成对所有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防控培训,确保重要岗位人员(班主任、科任教师、应急人员、校医、宿管员、食堂从业人员、保安员、保洁员、水电工等)精准掌握应急处置流程。针对校园消杀、防疫基础知识热情况处置操作流程等,组织校长、校医参加郑州市培训1次,组织区级培训2次,指导校医对高三师生培训11次。并通过网络对师生、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六是抓住开学演练重点。按照学生正常入校流程进行至少3次全流程模拟演练:学生离家→入校→测温→报名登记(上交“健康申明卡”《家长承诺书》等)→发放入校须知→进入校园按规定线路到宿舍入住→熟悉教学线路、就餐线路、课间管理等。确保学生入校每一个环节都有工作人员在岗在位。同时组织学校开展发热应急处置演练,从校门体温检测、复检、二次体温确认,到发现异常、隔离、消毒、转移。并针对演练环节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加以完善。
七是抓住教学准备重点。各校在返校前做好“钉钉在线教学”与返校后的线下教学有效衔接,科学制定教学起点,优化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做到课程安排、教学计划、班级工作计划、教师配置、管理人员“五到位”。同时,要求各校在开学第一天,围绕疫情防控这个主题,加强对师生的防控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切实把“开学第一课”上成“疫情防控科普课、学生成长励志课、立德树人思政课”。
八是抓住物资储备重点。各校均设立“两室一区”(医务室、校内隔离室、校门口临时观察区),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用于接纳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员工;各类设施设备安全、完好,无隐患,并落实专人管理。为全区高中配备了7个测温门和11台智能一体机,可满足快速、准确的测温需求,并通过“钉钉”将体温数据和出入校时间数据实时推送给学校和家长,不增加学生家长的通讯服务费用。目前各高中已储备物资可满足师生2个月用量。
九是抓住环境消杀重点。各校坚持每天对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及其它公共场所进行清洁卫生和消杀工作;室内场所(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室、休息室等)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并要求各学校在复学后,减少室内公共场所的使用,必须使用的公共上课场所(如画室、电脑室、实验室等),要坚持使用一次消毒一次。并妥善保管好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
十是抓住应急处置重点。各校均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并在学校门口摆放《新冠肺炎应急处置流程图》,便于学生和教职工学习和操作,返校后若发现有身体异常情况的师生员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最大限度地保护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截至目前,全区高三学段防疫措施、联动机制、责任人员、精准摸排、人员培训、开学演练、教学准备、物资储备、环境消杀、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全部落实到位,已做好高三年级复学准备。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