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在县教育和体育局关心和支持下,翻转课堂、专递课堂两个试点项目分别于2015年和2018年先后落地实验一小。围绕这两个项目,实验一下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形成机制,全面推开,促进了信息化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犹如给学校工作插上了一双智慧的翅膀,让实验一小师生在信息化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巧借电子书包,聚焦翻转课堂
龟甲兽骨,承载的是3600年前的历史;竹简木牍,书写的是2200年前的故事;丝帛纸张,记载1800年的文化。每一次知识载体的变化,都为知识传承与传播带来一次飞跃。今天,是属于数字与信息化的时代,又是一次跳跃发展的机遇。数字化已经在其他行业展示其强大的力量,现在它推开学校大门,走入每一间教室,来到孩子手中,书写教育的新篇章。
2014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专题研讨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应用典范交流活动在北京人大附中举办。学校敏锐地捕捉到了信息化即将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积极变化与巨大变革,毅然决定要争做第一波吃螃蟹的人。时任学校校长的李晓玲带领分管教学副校长罗亚玲远赴千里到北京参加了这次学习培训,微课、翻转课堂、慕课、数字化校园等全新的概念第一次进入大脑,给大脑造成了强烈地冲击。学成回来的李校长、罗校长立即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微课制作的培训,举办微课研讨沙龙,开展微课进课堂活动。一年的实践探索,我校教师90%能熟练制作微课,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1月,宜宾市教体局组织部分智慧教育试点学校骨干教师奔赴上海学习教育信息化,罗亚玲副校长再次参与了学习,此次同行还有学校信息技术骨干王仕焕,通过七天的高强度培训,他们带回了系统的信息化理论和微课制作技术,回校后,课改小组反复研讨,联系实际,推敲翻转课堂实施思路,迈出了翻转课堂的第一步,那就是在学校现已具备良好的微课研发基础上,借助优学派智慧教育平台,以点带面开展翻转课堂的智慧教育探究模式。
2015年一个班级,两年的探索,终于在信息化教学的荒原上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提炼出了符合我校校情的“五步两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五步指的是:“学—测—评—导—展”五步教学法。两环指的是“课前、课中”两个环节。其中学习检测是课前环节,评价引导拓展是课中环节。课前活动由学生在电子书包中借助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教师发布的教学微视频,完成平台上发布的检测作业,课中评价反馈学习情况,针对出错较多的教学重或难点让学生交流、讨论,展示、汇报,教师引导、鼓励学生质疑、解答,再进行巩固拓展。这样学生在说、讲、写、做、思、疑这些“展示”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017年新增一个班,2018年新增两个班,2019年新增三个班……越来越多的师生正在享受到信息化教学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借助专递课堂,助推教育均衡
实验一小的辉煌源自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拥有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骨干教师5人,市骨干教师24人,县挂牌名师3人,县骨干教师18人,中学高级教师8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长期以来,实验一小一直通过送教下乡、培训上挂干部、开展教学研讨等活动与县内各学校分享我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但由于我校教师和帮扶学校教师均有教学任务,送教的次数限于各学科每期一次,上挂干部每期1周,教学研讨活动每期2-3次。这对于师资缺乏的农村学校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2017年,学区联盟成立,作为龙头学校的实验一小为了提高学区教学质量和美丽学校建设,校长带领骨干教师在学区几所学校中频繁奔波,更感觉到传统的帮扶方式已经成为学区学校共同发展提高的瓶颈。
久旱逢甘露。为了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普惠到更大区域,在教育体育和文化广电局的大力支持下,实验一小作为专递课堂试点学校,率先建成第一批专递课堂。“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xieli。” 9月13日上午第三节,高县史上第一节专递课堂正式向罗场小学学区各学校现场直播。英语教师解莉通过专递课堂直播设备将她的一堂英语课送到学区各中心校和村小的教室,那里的三年级孩子们和一小专递教室里的孩子们享受到完全同步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标志着我校优质教学资源辐射揭开了新的篇章。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五大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渐成型。“名师课堂”传递名师风采,重在教师观摩学习;“教研课堂”一课群研,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督导课堂”远程诊断,专家把脉,纠偏扶本;“录播课堂”精品留存,教师反复观摩,学生异步学习;“互动课堂”共享短缺师资,本地远程同步互动。五个同步教学方式打破以往时间空间和人数限制,灵活配置参与模式,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2018年,我校专递课堂通过层层选拔,被作为四川省学校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推荐到国家教育部。更令人欣喜的时,那些以前从未上过正规美术音乐课的山村孩子,如今可以彩笔翩跹,歌声朗朗。专递课堂带给他们的是学校的一课堂,更是人生中一段快乐童年,或许还是未来发展的潜在力量。 两翼并举,整体腾飞
信息化的教学,需要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从黑板粉笔,到投影大屏电视,再到互动一体机,硬件大变身。从ISDN到ADSL,从宽带到光纤专线,再到教育城域网。从56K到8M,从100M到1000M,速度大升级。学校设备设施正在层层蜕变。
信息化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从电子备课,到课件制作,再到录制微课,以至熟练使用云平台智慧教学,技能大提升。2017年教师全员通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连年获奖,何敏老师获得中央电化教育馆举办的“2019 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创新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全国现场说课比赛一等奖。老师们正在一步一步实现华丽转身。
信息化的教学,需要信息化的管理。学校管理层除了走进教室走进课堂,还有了更多途径了解教师,了解学生,掌握学校运行状况。打开宜宾教育云平台,资源建设数据清晰,上课情况一目了然,学生成绩统计无误。即使远在千里,何异近在眼前。
信息化的校园离不开信息的服务。午休铃声响,教师们陆续走进食堂,从以前的现钞付费到刷卡取餐,再到现在的扫码支付,安全卫生。师生进入图书馆,拿起一本书,交给管理员,管理员拿起扫码枪,对着书上条码一扫,所有信息就进入电脑,方便快捷。
两大课堂就像投进平静湖心的石头,荡起的涟漪正在一圈一圈扩大,波及整个水面。信息化的脚步只要与初起的水波同频共振,就会逐渐增加,一波高过一波,掀起信息化应用的浪潮。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