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定是荆隆宫乡南北庄村优秀退伍军人,1994年刘玉定参军入伍,经过三年军营大熔炉的锻炼成长,三年后退伍还乡。他先后从事过多种经营,最终选定了生态养殖的道路,从当初起步时的小打小闹到逐步走上成立集孵化、养殖、销售于一体的豫定鹅业专业合作社。多年来他一路挥洒辛勤的汗水,一路收获着成功的喜悦,成功地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路,受到人们的一致称赞。
长期以来,封丘县荆隆宫乡黄河滩区群众依靠单一的农业生产春种秋收,虽然解决了温饱衣食丰足,但要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愿景还力不从心。因为这里缺乏能够支撑乡村振兴的产业带动。近年来,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刚刚起步的养殖业也大多以传统的养鸡、养猪为主,没有创新之举。
2013年,刘玉定看到黄河滩区黏土砖窑被取缔之后,个别地方取土留下的水塘很适合发展养殖业,便果断的承包了一处废旧窑址,尝试着在水里投放鱼苗,岸上养起2000只大白鹅。没成想,当年养鹅不但顺利回本,而且还小赚了一笔。于是他的劲头更足了,第二年又扩大养殖规模,收获颇丰。
谋划发展 事业兴旺
有人说生活就像一只蝴蝶,如果没有破茧的勇气,就不会有飞舞的美丽;生活又像一只蜜蜂,如果没有勤劳和努力,就不会尝到花粉的甜蜜。刘玉定通过多年的养鹅实践认识到,要想把这个养鹅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夯实发展的根基。
2015年,刘玉定带着一颗求知的心远赴江苏、浙江,四川考察学习。每到一处,他都要深入养殖场观摩学习,虚心求教。从饲料的配制到疫情的预防控制;从孵化种蛋的全程观察操作,到雌雄幼畜的鉴别区分,过去陌生的知识逐渐变熟悉了,认识肤浅的问题也一下子理解深刻了。
学习归来,刘玉定饲养的鹅场规模迅速扩大,养殖数量由原来的3000只猛增到30000只,日产蛋量达6000多枚。为了提高养鹅的附加值增产增收,延长产业链,刘玉定投资100余万元购进30套孵化设备,建起了产销大型种鹅孵化基地,年孵化鹅苗70余万只,服务周边养殖户。
这步棋既方便了当地养鹅户出售种蛋,又为他们提供了就近获得鹅苗的便利,由于对鹅苗品质的严格要求,从而抢占了豫北相当大的市场,并且迅速打开了销路。豫定生态鹅业孵化基地常年与26家种鹅养殖场建立了种蛋购销关系,2018带动各养殖场获取净利润500多万元。2019年生产销售形势稳步攀升,市场前景一派光明。 随着鹅苗孵化基地的声誉日盛,刘玉定吸引带动了周边许多村民走上养鹅脱贫的产业上来。养殖户遇到问题,他将养鹅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对于需要帮扶的困难户,他会主动找上门去或赊销饲料,或垫资相助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如今,刘玉定的豫定生态鹅业孵化基地年孵化雏鹅达70余万只,远销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川、湖北、安徽多个地区,订单爆棚供不应求。
崇高不远,就在坚守者身上;成功不难,难在是否孜孜以求。经过几年的打拼,刘玉定的养殖场和孵化基地在给他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壮大了朋友圈,开阔了眼界。2018年,刘玉定还被评选为荆隆宫乡优秀共产党员。
创建产业园 引领乡村振兴
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但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且能影响一个行业及一群人命运改变的佼佼者无疑是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刘玉定就是这样一个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的拓荒者。他明白韶华易逝,青春难留,能让生命开出花的是拼搏与奋斗,只有不断成长的人生才能释放出更多的精彩。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刘玉定一直坚定这个信念。在自己生意红火、事业顺利的闲暇时间,刘玉定一直有个梦想,他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创建黄河滩区生态养鹅产业园,带领更多的村民走上养殖致富道路。
为此,他把自己的想法向荆隆宫乡党委书记郭兴霞做了汇报,并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郭兴霞书记还三番五次亲临现场视察指导,并且依据政策为豫定鹅业生态养殖园规划铺设了水泥路;园区绿化等支持工作,封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景海胜、封丘县扶贫办主任刘长山也曾前来考察指导,令他喜出望外。 政府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更加激发了刘玉定大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和信心,他为此起早贪黑协同三十几个准备加入养殖队伍的村民走村串户流转土地,协调银行贷款,联系搭建大棚的施工队忙得不亦乐乎,却没有一句怨言。
刘玉定说:“养鹅周期短,见效快,不愁销,发展养鹅可以快速致富。作为一名党员,能为父老乡亲脱贫致富贡献一份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光荣。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力争把养鹅特色打造成我们一村一品的示范项目。”
短短的一席话,表达出刘玉定身上迸发出的泽被乡里、乐于奉献的精神力量, 也诠释了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期复转军人的优秀品质的责任担当。
“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在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上,刘玉定正策马扬鞭奋力开创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