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本报讯(记者万杰 通讯员心语 郑州报道)王长松(字:南坡、号:半影人)河南漯河市人,一个多次获得国际摄影大奖的画家。60多岁后毅然来京游学,寄居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区----宋庄,广交五湖四海画友,开阔视野,涤荡心灵。而当下这阶段正是画家王长松坚持山水画创作以来的艺术成熟期,高产期。王长松是一个坚持继承传统、强化师承并在这种关系中探索个人风格的塑造。“得形于前辈,得神于自己。”画家以太行为师,为例,强调自身的艺术感受应当来自于观察客观世界,即:“汝师心,心师目,目师太行。”当下他所创作的一批太行山脉组画就是对这一艺术理论最为成功的实践。
长年累月以来,画家为了观察崎岖险峻的太行山,穿梭留连在雄壮伟壑的太行纵横间,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常常攀登到千米之上的许多景点,支持他的信念即“舍形何以求意”。这些作品都是画家从太行归来之后凭着对太行总体地形地貌的感受和对具体景点的记忆倾心绘制而成。
长松画一树一石,均群山带水;遇到好山好景必细细地看,逐笔琢磨,画之烂熟,把通幅的气象、脉络、笔墨深印在心,如在目前,时刻存想心中有画。动笔的时候想,不动笔的时候也想,看到与画相关,起笔落笔、顿挫转折之势,皆取法于大自然,在传统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创出自己的面貌作品。
他常以粗劲雄放之笔描绘了巍峨壮观的山水诸景,他对每一处令其动心的实景均给予摄影之外的作画构思。其画风全然脱胎于其师及周围师友,构图新奇,变化多端,笔墨健劲,气韵苍莽,颇富写实功底,将太行山脉的山水磅礴气势挥洒得淋漓尽致。
长松经常在大自然中去用镜头摄影天地大美,他一有机会就会南下江南、北赴太行、华山以及黄土高原一带,看到真实的山水,参照古法,反复实践。借鉴师友的经验,也创造出他自己手法来,服从对象,为我所化。用摄影的手段来记录山川的起伏曲折、轮廓位置,以及它的来龙去脉,日子久了,在他进行中国画创作时,就可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长松对景写生,与一般画家追求不同,其着眼点在探索反映对象的整体观感。一丛树或大块景,怎样去表现,才能表现它的质感、空间感,以及它的精神,怎样用有限的笔墨,去抓住无穷的形象,在实践中长松先生却独悟得一些方法,从而依靠对景写生来锻炼、提高、创新。
看长松的画,有一种沉着痛快之感,沉着痛快是评画的很高标准。沉着和痛快,是两回事,往往沉着了就不能痛快;痛快了就不能沉着。两者一静二动,好像不可兼。实则两者毫不矛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只有沉着,而没有痛快,笔墨就要[呆]、要[木]。如果只求痛快而没有沉着,那么所谓痛快,每每要滑道[轻]和[薄]上去。所以有了沉着,更加痛快,才能做做到笔墨运用的极致。
描春夏秋冬四时之意,绘画万里太行阴晴雨雪之形,像电影中的摇头镜那样自由地漫散过来。长松近年来常以三远法穿插互用,或高远法、或深远法,以达到画面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取形求意 ,画境升华,我想这正是王长松山水画创作的造型立意根本所在,祝长松兄在北京宋庄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时代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