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珙泉镇中心校荷花校区安置点(王宗强 摄)
地震发生后,珙县珙泉镇第一时间在车站、学校、体育场等设立了安置点,受灾群众在安置点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从6月17日长宁地震发生后,中共高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在上级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部署下,高县卫生健康局立即派出高县人民医院急诊科、高县高洲医院急诊科驰援珙县灾区,并组织了由高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官彬为救援队队长、来复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商雅灵为副队长的19人救援队伍驰援地震灾区珙县珙泉镇,一场医疗救援火速展开。
高县医疗队在珙泉鱼池村(王宗强 摄)
由于工作太忙,记者只能在奔波于各个安置点的救护车上采访官彬队长。官彬告诉我们:19名救护队队员是从高县人民医院,高县中医院以及各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抽调的骨干医生。救助队到达珙泉镇后,立即将医生分散到每一个安置点,并马不停蹄的投入到工作中。为了预防发热、感冒等疾病的发生,高县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进驻珙泉前就备齐了2600余人所需的大锅汤药的药材。在珙泉镇汽车站安置点,高县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队员、高县沙河镇中心卫生院的全科医生刘波正在为受灾群众熬制中药。刘波医生说,我们有三、四个点在熬制,这已经是第二次熬药了,每一次熬的汤药最少要满足200人服用,中药熬好后,由救护车送到安置点,分送到群众手中。
高县医疗队熬制汤药(王宗强 摄)
罗艳是高县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队员,也是高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她每天要和珙泉镇北城二小安置点的其他队员一起承担受灾群众的中药熬制发放和医疗救助工作。由于医疗及时得到保障,在各个安置点,受灾群众情绪都比较稳定。我们在采访中,不时有受灾群众喝着温热的中药给我们讲:好在有这些医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放心多了,他们太好了,但也太辛苦了,真是谢谢他们!由于离地震震中不远,几乎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余震,这对于救护队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高县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队长官彬说:医疗队全部医疗人员都住在安置点的帐篷里,开始两天,每天的余震都会让他们醒来,感觉睡不踏实,但是,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一般的小震也不能影响睡觉。
6月22日22时29分,四川宜宾市珙县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珙县珙泉镇渔池村,地震发生时,珙县县城震感强烈,宜宾城区、成都等地也有明显震感,由于加强了预防措施,好在没有较大的人员伤害。县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队员、高县中医院药剂师何均才和高县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队员、高县中医院内科副主任李兵说起当晚的地震还心有余悸,他们只感觉地面都在波动,旁边的砖房已完全损坏,必须拆除。
记者们无声无息用生命记录灾难(王宗强 摄)
在珙县珙泉场镇,各处都有被地震破坏的痕迹,有的已经成了危房,不能再居住。为了了解震中珙泉镇渔池村的情况,记者继续随高县医疗救护队前往受灾严重的珙县珙泉镇渔池村采访。珙泉镇渔池村距珙泉镇10余公里,四面高山,道路狭窄,沿途都能看到山体滑坡的痕迹。在救护车上,官彬队长给我们介绍医疗救助情况,正在这时,官彬队长的手机响起,接到了渔池村一名89岁的老人身体不适的消息。救护队第一时间赶到老人所在的安置点救治,并立即进行了转运。
高县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在珙泉镇开展救助(王宗强 摄)
在渔池村,记者看到许多群众的住房已经被地震所破坏,完全不能居住。天泉面业是渔池村生产面条的企业,地震后工厂已经不能生产,厂房多处墙面已经倒塌,办公地点出现严重裂痕。由于渔池村受灾严重,高县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专门设置了医疗救助点,随时为受灾群众服务,每天都会从珙泉镇将熬制好的中药送到10公里以外的渔池村集中安置点和各个零散点,分发给受灾群众饮用。
记者在渔池村采访期间,下起了大雨,并伴有余震。据当地村民讲:从6月17号地震以来这里就余震不断。
截止6月24日止,高县医疗救援队在珙县珙泉镇参加医疗救助共处置病员600余人次,救护车出诊6次,转送处置伤病员10人次,现场煎药并发放中医汤剂4000余人次。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高县医疗救护队一直坚守在抗震救灾的的最前沿,为当地群众带去了及时的医疗救助。祝他们和灾区群众一切安好。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