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 » 正文

舞钢市:以文化人增动力,打造脱贫致富的诗与远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4  浏览次数:85694
核心提示:舞钢市:以文化人增动力,打造脱贫致富的诗与远方初春时节,河南省舞钢市深度贫困村尹集镇康庄村,以其独特的扶贫励志文化墙,吸引了周边县市不少慕名前来观光的游客。以文化人,润物无声。这个贫困村正在华丽转身,
舞钢市:以文化人增动力,打造脱贫致富的诗与远方
 
初春时节,河南省舞钢市深度贫困村尹集镇康庄村,以其独特的扶贫励志文化墙,吸引了周边县市不少慕名前来观光的游客。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这个贫困村正在华丽转身,通过整合资源,实施文化扶贫,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补齐文化设施“短板”,广大贫困户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活,广大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文化启民智  扶志增信心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扶智方扶志。
3月13日上午,在武功乡刁沟村农家书屋内,几个书柜摆满了种养殖技术、家电维修、农村法律法规、红色革命故事、儿童读物、健康养生等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书籍,村民们三五成群,正在精心挑选着书籍。
“虽然识字不多,但俺相信科学,经常到这学习种植技术,碰到不会的字,俺就让旁边的人读给我听。在这儿,让俺学会了很多技术,种的小麦和玉米产量比以前高多了。”正在看书的刁大叔高兴地说。村党支部书记高贵先告诉记者,村子里很部分人不识字,就让识字的村民念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了许多农业生产知识。除了农家书屋,村里还有扶贫广播,定时向村民播放相关政策法规和实用技术,成为文化扶贫的有效途径。
“我们通过村里的农家书屋和扶贫广播,不仅学会了科学种植技术,还知道了国家的惠民政策和党委政府对俺们这些贫困户的关心关爱,让俺深受感动。以往认为自己是贫困户,一个大字不识,没文化缺技术没本事,一辈子也致不了富。现在觉得政策这么好,只要自己勤学肯干,再笨的人也能发家致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是文化扶贫让他们长了志气,对发展经济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决心。
针对部分贫困户文化层次低的现状,该市虚功实做、大事细做、难事巧做,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开展扶智扶志活动。如武功乡组织各村致富带头人、新乡贤、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组成文化志愿服务队,引导文化志愿者充分发挥教、学、帮、带的作用,定期请他们为村民授课,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极大鼓舞激励了广大群众依靠知识改变命运、依靠双手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干部细细道来,详尽讲解;村民侧耳倾听,不时颔首。
“脱贫不能等靠要,勤学苦干靠自家,学技术、搞产业,自主致富人人夸……” 村民的“顺口溜”更是道出了村民渴望致富奔康的共同心声。目前,舞钢市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开展了“六星级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开展各类宣讲活动,为贫困户脱贫打入思想“强心剂”,不断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拔掉“穷根”。
目前,该市村村有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扶贫广播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搭建起“扶贫、扶志、扶智”的重要平台,有效消除了部分群众“没知识、缺技术、无志气”的现状,破除了“习惯穷、争当穷、甘愿穷”的思想顽疾,为脱贫攻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贫困问题,表面上看是物质匮乏导致的贫困,但究其根源,主要是精神上的贫困。广大贫困户习惯于贫困,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改变贫困现状的知识、技能和手段。我们要通过文化扶贫,以文化人,唤起贫困群众的自我脱贫斗志,真正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该市扶贫办党组书记刘全州说。
文化惠民生  提升幸福感
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最重要的就是发挥其惠民作用。文化能够很好地凝聚人心,让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3月10日,枣林镇张卜庄村邀请河南省国学文化促进会舞钢联络处讲师团,到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公益大讲学堂”,为广大村民们讲解了《家和万事兴》《传统文化是人生健康的基础》《红色文化与百善孝为先》等精彩内容。而像这样的活动,在该市许多乡村都正在上演。
舞钢市紧紧聚焦脱贫攻坚,对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进行调研,广泛征求和综合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加强村级文化建设,把准导向、着眼传承,聚焦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明确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内容、规模和方式,确保建设既满足群众意愿又适度超前。着力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群众娱乐中心、先进文化传播中心、村民服务中心、党员教育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打通文化惠民扶贫“最后一公里”。舞钢市文广局在全市182个村每周至少开展两次“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演出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并重点围绕全市33个贫困村,组织协调轧琴、鱼灯、魔术、戏曲、小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表演队伍巡回演出。精彩的文艺表演,不仅活跃和繁荣了农村文艺舞台,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同时也拉近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让精准扶贫、文化扶贫真正落到实处。
“我们的乐鼓队装备轻便,节目精简,不受场地时间限制,时时处处都可以为老百姓送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杨庄乡叶楼村支部书记刘卿说,“自扶贫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我村相继建成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并免费配备了健身器材。组织村上的男女老少,组成秧歌队,为群众献上自编自导的节目,深受大家的喜爱,更鼓起了贫困户致富的信心。”
文化亲民情  互助促发展
当古老智慧融入新的发展理念时,就会发挥新的作用,为新时期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3月13日一大早,庙街乡山和庄村村民刘军洋就主动来到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刘群义家中,帮助他打扫庭院卫生,整理户容户貌。
互相帮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部分家庭因有需要长期照顾的病残人员,致使家中劳力无法外出务工,收入低下。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针对这一问题,该市不断细化脱贫帮扶举措,创新实施“邻里帮扶照护”新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乡村基层组织的主导作用,以村、组为单位,按照就近、就亲、方便的原则,组成若干“1+1”或“1+N” 帮扶照护组,利用邻里间距离近、感情深、易沟通的特点,将符合条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与需要生活上照顾的特殊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目前已为300多户贫困户解除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为民同志真为民,义务维修解民忧,农民种地不再愁”。矿建街道赵案庄村村民口中的为民名叫王为民,平时喜欢捣鼓机械,具有一定的维修经验,就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型农用机械厂,一面搞销售,一面搞维修。平时村里谁家的拖拉机、犁、耙等农机损坏了,只要招呼一声,他就会带着工具跟到田里,及时进行维修。至于维修费用,“大家都是一个村搁伙计的,谈那么多干啥。” 每每村民想要表示一下,王为民都会摆手这样说道。
舞钢市以农村、社区为重点,统筹各种资源,动员各方力量,通过宣教聚力、文化浸润、文明引领、法治普及、典型引路,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全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引领广大群众形成了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有效激发了广大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促进了农村社会文明新风尚的形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2018年,舞钢市脱贫1225户2438人,退出贫困村5个,圆满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