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高县脱贫,记者用数据求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28  浏览次数:184694
核心提示:  宜宾2月28日电,四川省贫困县退出实地评估检查环节于2月20日启动,3月10日前完成。本报记者走进17个省级贫困县之一四川省宜宾市高县。高县,幅员面积1323平方公里,辖7乡12镇285个行政村31个社区,总人口53.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83万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本报讯【记者 杨春 四川报道】宜宾2月28日电,四川省贫困县退出实地评估检查环节于2月20日启动,3月10日前完成。本报记者走进17个省级贫困县之一四川省宜宾市高县。高县,幅员面积1323平方公里,辖7乡12镇285个行政村31个社区,总人口53.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83万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2014年按照国家统一标准,精准识别贫困村50个,贫困人口1.7万户5万人,贫困发生率10.7%,被确定为省级贫困县。自此,中共高县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用心用情用智,下足“绣花”功夫,全力脱贫攻坚。
  谋定,绘就蓝图保攻坚
 
  中共高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311”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编制了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一河三长廊”产业发展规划;绘制了脱贫攻坚作战指挥图,统率挂图作战;建立了“1+19+50+24”的组织保障体系;制定了“四包到位”、“定人、限时、交账”、流动红黄旗评比等考核约束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立下脱贫攻坚军令状。
  推动,项目发展促脱贫
 
  以项目推动为主要抓手,巩固提升茶、蚕、竹、畜、粮传统优势产业,全力培育花果、柠檬、油茶等新兴特色产业,积极推进以生态、休闲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发展,围绕产业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瞄准住房保障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改善。3年间,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8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2亿元;新增各类优势产业15万亩,基本建成6个产业示范园,建立产业扶持基金3035万元,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公司71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人均19.50元,建立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2881万元,累计向贫困户发放贷款2.40亿元;投入4572万元,在4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投资收益扶贫试点,覆盖17个乡镇58个村。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00公里、生产便道(便民路)190公里;新建改建村党群服务中心100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230户12251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607户,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0%,自来水普及率82.5%,城镇自来水管网覆盖行政村的比例62.81%。基本实现硬化公路村村通、安全住房户户有、饮水保障无空白、通信电视全覆盖。
  聚力,全员参与真帮扶
 
  全县上下近30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近10000名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辛苦努力一阵子,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一辈子”的思想,与贫困户结成对子,真帮实扶。总结推广“九子”帮扶工作法,并增派新风督导员、法治辅导员,实现“七个一”驻村帮扶全覆盖。创新实施“党建·扶贫心连网”,在全省率先实现4G网络全覆盖,让脱贫攻坚搭上信息化管理快车。
 
  建立回帮巩固机制,时时回头看,年年回头帮,确保稳定增收不返贫。3年间,全县投入回帮巩固资金1837万元,保增长、补缺漏、兜硬底,有8570名贫困人口享受低保兜底,2300个贫困劳力(半劳力)走上公益岗位;2503个贫困家庭中的4646名“三无”人员通过投资收益稳定增收;贫困人口医疗、教育得到全面保障,其中3618人得到教育救助,15118人次得到医疗救助,17万人次通过培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三年攻坚磨砺苦,换得苍生幸福长。到2018年底,按照国家贫困退出标准,全县50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累计脱贫4.4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3%,群众认可度达到98%以上,经县自查、市初审,贫困县摘帽“一低三有”全面达标。
  高质量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是既定的奋斗目标,全县上下将紧紧围绕建设“高兴之县”这一定位,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聚焦巩固提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按照“两年工作统一安排,统筹部署,同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突出产业提质升级,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着力新风法治建设,增强群众内生动力;创新精准扶贫机制,提高精准脱贫保障等有力措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