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报(记者 郭旭东报道)2019年的马街书会系列活动正在河南省宝丰县如火如荼地开展,全国数千名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聚于此,他们一二结伴,三五为组,在河坡处、山岗上、麦地里、小路旁摆下阵式,扎起摊子,打起简板,拉起琴弦,这就开始了说唱。数十万听众乘兴而来,听书写书。马街书会这一中国民间文化奇观再次准时上演。
马街书会俗谓“十三马街会”,是一种中国民间曲艺盛会,是全国各地说唱艺人的“朝拜圣地”,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在宝丰县城南5公里以外的马街村举行。每年,民间艺人们在这里以天作幕,以地为台,以曲会友,亮书、卖书,在火神庙旁举行祭拜师祖和收徒拜师仪式。河南坠子、湖北渔鼓、四川清音、山东琴书、凤阳花鼓、上海平话、徐州琴书、三弦书、大鼓书、评书、乱弹、道情等40多种曲艺曲种和上千部传统及现代曲目在这里集中展现,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观,已经有700年历史。2006年,马街书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街书会历史悠久。起源一说是元代末年马街有一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桃李满天下,每年正月十三,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其献艺祝寿。这样年复一年,渐渐成了传统。据马街广严寺及火神庙碑记载,这个古刹大会起于元代,盛于明、清。在同治二年(1863年),到会的说书艺人人数达到2700人。
由于马街书会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汉文化底蕴,它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12年2月22日马街书会通过世界记录认证,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大会。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形式越来越多,曲艺作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艺人越来越少,技艺无人继承的危机。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马街书会的辉煌时期,据宝丰县文化局每年的到会艺人登记表显示:1996年到会610摊1800名艺人;但是到了2005年,到会仅有82摊,不足500人,马街书会参会艺人更是越来越少,参会艺人的平均年龄却越来越大,大部分艺人因生活困难纷纷改行,年轻艺人鲜有出现,曲艺市场逐渐萎。
为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马街书会传统,延续和再现其原生态风貌,让马街书会成为永不落幕的书场、永不散去的书会,河南省政府启动“河南省濒危民俗文化抢救工程”对马街书会进行抢救性保护,如扩大会期,引入竞拍机制,最大限度的保证艺人利益等。
宝丰县委、县政府每年邀请刘兰芳、冯巩、牛群等曲艺名家到会献艺,扩大马街书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每年对到会艺人的说唱水平进行评比,评出"书会状元"。设立马街书会民间艺人补助专项资金,对到会亮书说唱的民间艺人进行补助,定点免费接待民间艺人等。
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一度萎缩的书会重现盛况,如今每年到会艺人到1000多名,听书人次达20多万人次,重现历史盛景。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