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发青 通讯员 赵改瑛 林县报道)2018年10月19日,河南省华夏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尹中刚和党员会员再次走进革命老区红色圣地安阳林县,学习传承红旗渠精神,接受光荣历史再教育,凝聚团队力量。
尹秘书长一行先是参观红旗渠纪念馆,馆内画图上记载着当年那段心酸的历史,开山修渠震撼人心的场景,尹秘书长引用当年一个真实故事讲到:民国初,桑耳庄村300多户人家,常年到4公里外的黄崖泉担水吃,民国九年(1920年)大旱,黄崖泉的泉水小的只有香火头那么粗。大年三十,桑林茂老汉起五更爬上黄崖泉,想趁早挑担水回家过年。挑水的人多,一直挨到天黑他才接满一担水回家。新过门的儿媳妇王水娥惦念公爹去担水一天还未回来,就出村去接。天黑路滑,新媳妇又是小脚,接过担子刚走几步,被石头绊倒,一担水撒了个精光。儿媳妇又羞又愧,就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上吊自尽了。大年初一,桑茂林老汉埋葬了新儿媳妇的尸体,带着全家人踏上了逃荒路。从此,这一家人再无音信。一担水的倾覆,足以剥夺一个生命的尊严,足以给一个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灾难,这就是千百年来旧林县缺水的写照。旱魃为虐,民不聊生,怎么办?
1960年,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十万民众,开山修渠引水,当时各种条件十分艰苦,林县人民只能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经过十年努力,终于在巍巍太行山上修建一条世界伟绩——红旗渠,共削平山头150座,建设渡槽152座,开凿隧洞211个,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沏土石达1515.8万立方米,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筑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随后又参观了当年留下的伟绩天河红旗渠,如今的红旗渠成了当地的幸福渠,这正是前人劈山修渠引甘露,后人受益幸福比蜜甜,喝着幸福渠引来的水,浇灌着养育人民的田。
此次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不忘初心,不忘历史,奋发图强,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此精神作为新时代文化的推动剂,更是建设现代美好家园的保障力。
最后,尹秘书长讲到:今天,我们重温历史,学习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做在当下,利在千秋。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