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王家镇(本报记者杨春摄)
党建引领精准扶贫
珙县卫计局派驻贫困村---王家镇柏杨村帮扶工作队开展精准扶贫面对面入户大走访活动。在县卫计局派驻柏杨村驻村工作队长严祖才、帮扶队员及柏杨村干部的精心组织下,柏杨村帮扶工作队与各生产组小组长一起,对82户贫困户进行帮扶对象进行逐一走访,对全村非贫困户进行入户评价,每到一户,工作队同志与帮扶对象亲切交流,宣传党和政府惠农政策和帮扶措施。走访中,柏杨村工作队向贫困户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收入、子女教育及身体健康等情况,认真听取了他们在脱贫致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诉求,如实填写了驻村工作队走访情况记录表,鼓励贫困户要坚定生活的信心,勤劳致富,相信党和政府一定能帮助他们增收脱贫。通过与贫困户交心谈心,及时了解发现贫困户生活、生产中的面临的困难,并联系相关业务部门协调解决,作好后期对接工作落实,为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发展竹木产业1000余亩,猕猴桃种植60余亩,高山李子50余亩,预计产值达100万以上。
扶贫工作队进入农户了解情况(本报记者杨春摄)
因户施策精准帮扶
工作队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和产业发展计划,全村82户贫困户通过开设农家乐、养猪、养牛、养青蛙、种植金先莲加等种养殖和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大部分都能达到脱贫标准,仅3户特别困难的不能达标。充分利用四里坡、古老的五尺道等旅游资源,通过打造茶马古道旅游景观;举办苗族花山节、展销会;开办农家乐提高接待能力等方式吸引游客,结合山清水秀的特有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增村民收入。帮扶单位利用行业优势,开展健康扶贫,针对贫困户看病治疗,简化就诊、报账等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同时多次组织医护力量开展卫生宣传和义诊活动,组织县上医疗专家并上门为杨华均、朱明华等行动不便的贫困户诊断病情,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和医疗技术,使他们能和正常人一样劳动和生活。把辛苦和劳累留给自己,把健康和关怀送给贫困户和因疾致贫的人们。
正在修建的村民住房(本报记者杨春摄)
建改并举推动友爱
精准帮扶到位,针对无能力建房或改建房屋的贫困户,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帮助其制定建房或改建方案,并联系施工队伍进场施工,确保住房安全。开展贫困临界户大排查,逐一入户核实其生产生活状况,针对住房不安全的村民,帮扶单位和当地政府筹措资金20余万对住房进行改造,彻底解决住房不安全问题。通过评选“四好家庭”活动,促进村民养成乡风文明、亲情友爱等中华传统美德,并挖掘宣扬典型案例,通过榜样的力量净化乡风,以乡风文明、亲情友爱等中华传统美德推动扶贫攻坚进程。
减少光根汉娶上好媳妇
王家镇柏杨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要讨好媳妇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就算举全家之力,费尽千辛万苦娶上媳妇,因为地理条件限制经济欠佳,原始思维和保守思想是造成极度贫困的直接原因,接过了门的媳妇都要出走。导致光根汉急剧增加,讨不到媳妇的男士也不是少数。驻村工作队严祖才队长针对这些具体情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出响亮的人文关怀“减少光根汉,娶上好媳妇”,激励广大村民投身于全村经济大发展洪流中。珙县卫计局党委副书记工作队长严祖才每到一户都与结对帮扶的贫困户促膝交流,了解其家庭状况、健康情况和致贫原因以及家庭收入来源,自己拿出2000多元现金给结对贫困户,帮助支持其产业发展,同时,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进取,尽早脱贫,并在充分尊重贫困户的情况下,做到“三个一”,即制定一个帮扶计划、出具一套帮扶方案、建立一本帮扶台账,使精准扶贫落到实处。通过精准扶贫走访帮扶困难群众,珙县卫计局将会以“干群一家亲,党群心连心”结对帮扶活动为切入点,凝聚形成推动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不断推动扶贫攻坚工作长足发展。
带领队员和村干部走村入户深入了解情况(本报记者杨春摄)
采访后记
记者跟随珙县卫计局党委副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严祖才走进镇卫生院、村社了解情况,深入邻里和田间地头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记者亲历了柏杨村四社一起6户人家过往通道问题,周家有0.5平米、袁家有0.6平米、刘家有1平米各家都不愿意把土地让出来做过往通道。五、六户人家通过严祖才认真细致做思想工作,以明之以理,动之以情,细心解释,涉及几家人的地边、地角各不相让的格局问题解决了,大家高高兴兴地把土地让出来。通道已通,心结已开,路通了,气顺了,心情开朗了。当事村民告诉记者:“工作队的严书记想得很周到,考虑的事情也非常全面,处处都为我们着想,我们大家都信服他,来到我们村扶贫以真情、真心、真意为咱老百姓考虑和处理事情,工作非常扎实、务实。其实他比我们村民还辛苦,整天就为我们操心费神,这段时间严书记本该在家养伤和休假,可他放弃休假,继续走村入户人都把皮肤晒伤、晒黑了,体重下降了10多斤,他真是与我们心连心,村民的贴心人”。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高的评价,这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奋战扶贫第一线的高大形象。
深夜还在学习的扶贫文件和书籍(本报记者杨春摄)
结束了一天的采访,回到王家镇人民政府提供的宿舍已经很晚了。记者决定放弃住旅馆想法,亲身体验扶贫干部的生活、工作、和居住条件,入住扶贫干部宿舍。这里住宿条件十分简陋,除了非常简单的生活必须品外,枕边放着中央、省、市、县扶贫工作的文件和书籍。洗漱完毕已经是深夜23时多了,严祖才还了呵呵告诉记者:“我们来扶贫攻坚,就是要吃准、吃透中央、省、市扶贫工作精神,做到精准一致,身为对口扶贫单位的领导,心为人民群众所系,急群众所急,事为民所想,努力为人民群众踏实工作,带领村民早日告别贫困就是我的心愿。这里条件的确艰苦,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环境,做一个忠诚、责任、担当的扶贫干部,消除贫困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义务,竭尽全力为群众着想,想办法、出主意、服好务、尽己力就是我的己任”。平淡的语言中,折射出一线扶贫干部高风亮节的理想和信念。记者由衷地向这些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带头人和扶贫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有这样求真、务实的扶贫干部,脱贫奔小康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