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亭今年63岁,刘玉想58岁,夫妻两人都是实在敬业种了一辈地的农民。农家养牛在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中都是为了耕田,如今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耕牛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最近十多年在中原多数农村养牛已经成为稀罕事。不过对于养了一辈子牛的刘桂亭、刘玉想夫妇来讲出于对牛的特殊感情,他们看到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用牛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便蒙发了发展养牛脱贫致富的念头。
有想法咱就干。刘桂亭家7口人,子女在外打工,他和妻子在家种着几亩薄田,喂养着几头牛,男耕女织小打小闹的经营生活,使他家的日子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为了实现富裕梦,老两口一商量决定发挥自己养了一辈牛的特长,利用村上牧草足的优势扩大养牛规模。说干就干。2014年春,刘桂亭、刘玉想夫妇在自家自繁自养7头牛的基础上又从外地买回5头夏洛莱母牛开始了小规模喂养。他们夫妇不怕脏、不怕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天天和牛在一起,培优促壮、汰劣去弱,春花秋实,年年有收入回报。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劳者终得安慰,2016年和2017年,他家牛存出栏均在28头以上。2017年卖出肉牛6头,净收入达到7.5万元,现在他家存栏种牛和肉牛总数仍有23头,按照现行市场价格评估总价值30多万元。
刘贵亭、刘玉想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笨办法”脱贫圆了富裕梦,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