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比火柴盒还小的窃听设备,是否真的能够穿墙凿壁洞尽隐私?还只是骗局一场?窃听风云,是否已走出电影剧情,正向市民生活袭来?
短信诱惑
克隆窃听卡要价1000元
“你想知道对方的一举一动吗?”“你想知道他和别人的通话吗?”这些充满诱惑的问句,是销售窃听器短信中的广告语。在收到自称为“小张”的短信后,记者拨通了他的电话。
对方称,只要提供想要窃听的电话,他就能为记者订做一张克隆卡,在手机上装上这种卡后,能起到“情侣机”的效果,随时监听对方的电话和收获对方的短信。
这种神奇的窃听卡,要价颇高。“克隆一个1000元。”
和一般窃听卡买卖不同的是,小张答应“送货上门,货到付款”。“你可以现场测试,测试之后觉得没有问题了,再付款。”
小张称,只要对方没有换卡,也没有出国或到港澳,该复制卡的窃听功能就一直有效,如果复制卡出故障了,可获得永久免费保修期保障。
当记者进一步追问使用该窃听卡是否犯法的时候,对方狡黠地打了一个比方:“假设你买一把刀,拿它去抢劫,那是犯法;但是你用它切菜做饭,那它是一种工具。窃听工具,合情合理不合法。”
市场乱象
公开售卖来查就“躲猫猫”
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岗顶的电子商城群,在一家名为“X航”的电子产品摊档前,记者问卖家,是否有窃听器时,卖家停了几秒,谨慎回问:“有,要哪一种?”
卖家向记者介绍的两款窃听器,一种是有自动回拨功能的,实价180元,没有自动回拨功能的要110元。
“功能、价钱合不合适?合适了我再拿给你看。”确定记者有心购买后,卖家从仓库拿来现货。
从外观上看,这两款窃听器均比一般火柴盒小,重量约300克左右,设有一个SIM卡槽。外盒包装十分简单,没有说明书,也没有出厂商家和生产批次,只配了一个充电器。
接着,卖家开始演示窃听器的使用方法:顾客只要买来一张新的SIM卡,将SIM卡插入窃听器中,按下启动按钮,然后将该窃听器放置在窃听对象身边或者窃听场所里;之后用任何电话拨打该置入的SIM卡号码,电子窃听器就会自动接通,对方的动静就能听到。
“全球通用,而且充一次电可以用7天。之前还有人窃听非洲的呢!”卖家称,窃听器可以清晰回传其方圆2000米内的声音,就算隔着墙和门,也完全不影响效果。
记者要求现场试效果,按照此前介绍的步骤,卖家示范窃听对象,当记者拨打SIM卡电话时,确实能够听到500米外卖家的声音,音质较嘈乱。
卖家告诉记者,这个产品卖得很火,除了一些人买来监听情侣或者侦探对手商业活动外,还有一些家长买来放在小孩的书包里,以防被拐或者走失。
当记者表达了对买卖该产品是否合法的担心时,卖家直言:“这个东西是违法的,工商来查我们都要藏起来,平时也不会摆在展示柜里。”
记者随后又来到太平洋数码广场隔壁的百脑汇。在二楼的几个电子摊档上,记者看到了展示柜里兜卖的窃听器,其外形和功能和之前的基本相似。一些叫价相对更高的窃听器还增设了定位功能。
业内说法
复制SIM卡窃听不靠谱
对于记者调查中发现的火柴盒大小的微型窃听器,广州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技术人士解释,这类设备确实能实现窃听功能,其原理可以理解成一个“手机”,“来电话的时候,手机会发出信号,告知软件有电话进来了,软件则由手机的生产商自己编写。“这种窃听器也和手机一样,只要将编程设置为自动接听就可以了。”
至于销售短信中宣传的只要报上电话号码就能复制SIM卡进行窃听的方式,该技术人士直言“不靠谱”,认为复制对方SIM卡的前提,必须要有对方的SIM卡,单凭一个号码很难实现。
“更高级的窃听方式,应该是黑客,就是让你的智能电话中毒,就像电脑中个木马差不多。”
据了解,在我国,生产、销售、使用监听器材需要国家明确批文,且限定使用范围,一般只有国家安全部门或公安部门在侦办重特大案件才可以依法使用。刑法明确规定: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器材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专家支招
如何守住手机里的秘密?
1.管好自己的手机,不要把手机随便借给别人,维修的时候,要把SIM卡拔出来,防止被复制SIM卡。
2.启用用户认证,如用户密码及其他智能识别手段。
3.如果手机里有机密信息,最好加密或屏蔽。
4.重视数据备份,可另记在本子上或备份到电脑里。
5.不要轻易到网站上下载一些软件,避免病毒和木马的入侵。
6.在公共场合,最好关闭蓝牙等接口。功能较多的手机,不用的功能最好关掉。
7.增加手机防火墙、防病毒软件、手机检测、防垃圾信息的软件。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