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观家乡山河,行茶园之路”-- 信阳茶文化节4月20日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25  浏览次数:192377
核心提示: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名茶毛尖,就静静绽放在北国江南信阳。 
   本报讯(首席记者 王长现 通讯员 刘斌 河南信阳报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名茶毛尖,就静静绽放在“北国江南”信阳。
 
 
  4月20日,第26届信阳茶文化节于在信阳市举办,与往届不同,此次茶文化节持续到5月1日,会期长达10天。信商大会、中国国际茶商大会、信阳市出口茶企与“一带一路”沿线有关国家贸易对接洽谈会、百家媒体看信阳、信阳毛尖传统手工炒制大赛、“茶韵依依四月天”等一系列活动递次举行。
 
  为了更好地配合信阳茶文化节,推介信阳毛尖,4月2日起,由草木上珍茶叶流通协会组织开展、主题为“观家乡山河,行茶园之路”的茶山行活动在信阳市龙潭镇正式启动。
 
  活动启动后,协会组织的茶农、茶商与媒体单位将先后前往云雾山,车云山,黑龙潭,白龙潭,四望山,董家河等茶园基地开展茶山行活动,寻茶,寻故事,寻机会……
 

 
  4月2日由草木上珍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俊玲女士带领通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红菊女士等一行,来到大山之中,具体了解豫南的正宗信阳毛尖茶文化。
 
  四月春意渐浓,正是山茶吐芽之时、茶农采茶之季。
 
 

       山水之间有好茶,沿蜿蜒的山路,碧绿的茶树,抬头是白云蓝天,脚下是缭绕云雾。
 
  信阳的茶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1915年,shi河区董家河镇车云山生产制作的茶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信阳毛尖走出国门,名气达到了顶峰。
  唐朝时期,信阳已成为著名的“淮南茶区”。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划分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
 
  北宋时节苏东坡曾盛赞:“淮南茶信阳第一。”
 
 
  “毛尖”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末,本邑人把产于信阳的茶叶称为“本山行尖”或“毛尖”,又根据采制季节、形态等不同特点,叫作针尖、贡针、白毫、跑山尖等。
  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苏总和马总带领一行人在信阳市龙潭镇白云山参观了正宗信阳毛尖的制作过程。
 
  收来的茶叶摊开晾放后,进行筛选。四方木架中的网格,按照孔径大小分为不同等级,用机器将大一点的叶片和毛尖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竹筒。孔径2.5毫米的筛子选出的,是顶级毛尖,被优先撒进滚筒中杀青。
  炭火烧起。茶叶在滚筒中旋转前行,水分逐渐蒸发,颜色由鲜绿变成翠绿,身条变得柔软。
 
  接着是揉捻。圆形的铁托盘,几百斤重的铁锤沿着托盘旋转,推、压、扭着茶叶,将叶子碾成条状。
 
  毛尖炒制分生锅和熟锅两种。生锅气温在100摄氏度以上,主要为了风干茶叶、蒸发水分。熟锅温度在90摄氏度左右,主要是塑形提香。这个工序需要纯手工。
 
  三个小时的千锤百炼,芳香醇厚的信阳毛尖才能出炉。
 
  透明的玻璃杯中,一股热水激下,毛尖在水中舒展、翻滚、撒播白毫,尽情地绽放自己,一口春茶,饮尽人间四月天。
 
  苏总和马总一行人还体验了白云山茶农采茶过程。
 
 
  采茶是有讲究的,叶片太小不能摘,要等它再长两天;大叶太大也不能摘,避免摘到枯叶子;而茶中珍品明前茶,是一芽一叶的标配,更需采摘时格外小心。
 
  据了解,草木上珍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为扶持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并提高茶叶品质,和茶农合作约1500亩茶园,每到茶季提供工作岗位约400个,常年维护管理人员56人。这些茶农平均收入由1900元,提高到4800元。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草木上珍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还计划打造“信阳茶山行”文化旅游路线,不仅宣传豫南当地正宗的信阳毛尖茶文化,也带动当地及周边村民整体收入。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