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搅动国人英雄式的神经
《红海行动》之“行动”两字本身就带有动感,如果是军人之“动”,就更符合当今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观影需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电影题材往往是那个时代人们心理需求的真实体现。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的强大自然带来精神的强大。当祖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人精神需求也一定与之相匹配。我们常常沉浸在大唐的强盛,尽管时空距我们千年,却割不断我们对祖宗的景仰。谈起晚清则唾骂不止,好像是外族统治,那段就与我无关。茶余饭后,聊着有多少国家昔日是我大中华的附属国、万国来朝有多雄壮……尽管每件事都没亲见,但吐沫星子横飞的争论场面,比亲见都激动。
国力不行时,我们回忆强盛的祖宗来安慰自己;当国家今天的实力能够承载我们的骄傲时,英雄的神经不用说必须去张扬跳跃。军舰、潜艇、导弹,朱日和阅兵、撤侨……“能战方能止战”。中国人生命越来越金贵,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有难时国家都会来找你带你回家。“华人与猪狗不得内”,那耻辱早已不在……这一切,哪件事不让曾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国人扬眉吐气?
《红海行动》恰恰给了国人这种精神震撼。异国混乱不堪,政变、屠杀盛行。我们救不了别人,但我中国人必须救,并且一个不能少!可是,政变国的政府军很弱,极端恐怖组织很残暴,营救因此艰难,残酷……
剧情没啥复杂的,就那么点事,好看的就是过程。年轻人常被好莱坞大片吸引,那场面之宏大、激烈、爆发力之强,想像力之丰,一切仿若发生在凡圣之间。而只有这样才仿佛是真英雄。眼前的《红海行动》其场面也如此震撼,不次于美国大片,年轻人的英雄式神经首先被刺激起来。
法籍华人的战地女记者的大使命感以及不惧牺牲的精神,也是引人思考的一个角色。中国缺少真正的为新闻而献身的战地记者,西方则不缺乏。但中国的影片中出现了,说明神圣的记者职业在任何社会状态的不可或缺。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蛟龙队员在完成撤侨任务后,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重返战场,与恐怖组织血战,阻止他们制造脏弹以残杀生灵。
电影有个点腈之笔,就是队长面对残弱的政变国的百姓而说的同情之语,大意是我们只能完成自己的撤侨任务,却帮不了太多当地的人民,国家和平,人民安居乐业有多么重要!我们的国家不正国泰民安吗?我们要珍惜。
《红海行动》还有一个大亮点,里面有女队员,却没有爱情。团队的力量是伟大的,英雄的团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刚硬的,比如情感就是柔软的,女队员也代表了一种柔软。
国人英雄式的神经崩起来了,这是精神的雄起。两名牺牲的蛟龙队员,死的悲壮而英勇,死的不憋屈!英雄意味着牺牲,但牺性能阻挡住英雄的血性吗?敬仰英雄是时代的要求,因此,无论剧情是否夸张,我都要为《红海行动》点赞,并竖大拇指。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