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重庆市长黄奇帆等6位地方要员,随同习近平主席出访西雅图,出席了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
有人要问,为什么又有黄市长?作为一个重庆人,毕竟吃这一方水长大,当我在新闻中看到黄市长频频露面,心中毕竟有几分欣慰。外界对黄奇帆的评价之一是“懂经济”。
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对第二个标签更应好好剖析,这对不少地方官员来说,可能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先看一组数据:
2014年,重庆GDP同比增长10.9%,增速为全国第一。
2015年上半年,重庆GDP同比增长11%,又是全国第一。
黄市长厉害吧?重庆经济的亮色有目共睹,背后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有一点也很明确:黄市长对重庆经济长期的“顶层设计”,必然与有力焉。
2001年,黄奇帆从上海市市政府副秘书长任上西调重庆,任副市长。至今,黄市长已在重庆深耕了14年,跨越了几个经济小周期。黄奇帆对重庆经济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操盘,我梳理了3个方面。操盘涉及面广,这3方面并不代表全部。
其一,清点“钱袋子”
土地是地方政府最具价值的“钱袋子”。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大意是:中国经济增长有两条“根”,一条是中央政府控制的“银根”,央行发行人民币,第二条是地方控制的“土根”,扩大审批征地,发行“土币”。
黄市长对“土根”的操盘技能是一流的。重庆市2002年开始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当时储备了40多万亩地。土地储备这个技能所有地方官都精通得很,但不要忘记这是在2002年。这种土地储备的大力度,显然是超前的,这也是黄市长的远见。
实际上,直到2004年,国家才规定当年8月31号以后,全国所有经营性用地出让要“招拍挂”,这也被地产界称为“831大限”。此后,地方大员才越来越认识到,储备土地以挂牌竞标获得高价,这是地方财政的生命线。
之前,全国包括重庆的土地出让主要都是“协议转让”,简而言之,就是土地拥有者和地产商私下交易。其中“学问”,不必多言。土地拥有者是谁?有地方政府,也有集体(比如地方国企)。
重庆是个老工业城市,国企拥有的土地尤其多,甚至于一个几十个人的小厂都可能是某中心地段的“大地主”。《疯狂的石头》就有这么一个桥段:郭涛扮演的保卫科长包世宏,所在的工艺品厂就在市中心有地。
这些国企小而散,和地产商的交易相当混乱,开发商低价拿到土地,甚至白拿都可能,有些开发商拥有土地动辄千亩。黄奇帆曾回忆,政府要造一幢公安局的楼,要造人大、政协的办公楼,土地要从开发商手里一块一块买回来。
只有土地储备能改变这一切。土地储备的本质,其实就是政府从利益主体,特别是国企手中把土地拿回来,对其进行适当补偿。通过这样的操作,等于把地方最值钱的资产从地方小团体的手中收归地方政府所有。黄奇帆曾说,2002年以后,政府出台这一招,断了很多人的财路,甚至有很多人对他恨之入骨。
土地储备是重庆经济传奇故事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后面的高负债运营都是无源之水。因为,你没有足够的土地资产抵押,银行就没有贷款给你的理由。哪怕你关系再“铁”,但它们却无法给金融监管机构交差。
显然,黄市长的眼光和远见是重庆城市运营的成功要素之一。实际上,直到现在,上海这样的“先发城市”也还在着力处理如何老国企从市中心搬走,好完成政府土地储备的问题。而重庆这个西部城市,10年前就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其二,用好“亲儿子”
一个必须注意的细节是,黄奇帆除了先后担任重庆市副市长和市长之外,还一直兼任另一个重要职务。按照网络公开资料,他从2003年至2011年,一直兼任重庆市国资委党委书记。
中国的高级官员兼任低级职位的现象,只有在特殊背景下才会出现。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朱槠基已是政治局常委,但兼任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这样一个部级岗位。外界认为,这和当时国家正推动金融改革有关。
国企是政府的“亲儿子”,“国资委书记”黄市长把“亲儿子”们管得很好,也用得很好。重庆的“八大投”就是最典型的国资平台,它们是重庆城市运营的急先锋。
在朱槠基的财金大改革之后,中国的地方政府不能再向中央政府控股的银行直接“要钱”,但“要钱”需要变通一个主体,即不能由财政部门去借,但可以组建公司,比如地方投融资平台来借。中国的地方债危机之中,多数负债都是这些由地方政府背书的公司借的。
但地方负债平台往往存在一个混乱的问题。在2008年的“四万亿”出台之后,甚至很多地方政府抢着成立地方融资平台来分羹一杯。2010年年中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当时全国各省、区、直辖市的投融资平台竟然超过8000家,其中县级平台竟接近5000家。
平台混乱的负面效应便有两个:一是负债成本会很高,因为金融机构要求收益和风险的匹配,分散的、低级的平台必然利息高;二是平台互相缺乏协调,重复建设严重,且滋生腐败。
重庆的办法是搞“八大投”。“八大投”并不是什么神奇故事,因为投融资平台干的事其实都大同小异。但重庆的不同在于,将整个负债平台进行集中化管理,“八大投”几乎涵盖多数想得到的基建领域,它们的业务直插区县,这让低级别平台没有了存在空间。这样的全市“统一负债”,让负债成本更低,建设也更有效率。
在城市的高速发展阶段,重庆的负债的确很高,特别是让国开行深陷其中的故事,尤其让人关注。但不可否认,这种对地方国资平台负债体系的重塑,已经足见一位地方大员的过人财技。
其三,防住“骗子”
前两个方面主要讲的是黄奇帆在经济建设领域的作为,第3个方面同样和经济有关,但不局限于经济,或许比经济还要重要。
地方大员另一个任务是维护社会的稳定,特别是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前,最容易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可能是征地,但在经济下行的现在,这些事件可能更多地和金融集资有关。难道不是吗?
黄奇帆之前的公开讲话曾透露一个细节:2013年,重庆市工商局一个简报说,沿海有3个P2P公司到重庆注册,当作新型金融机构落户重庆,作为成绩报给他。他看到后,觉得这件事有很大风险,专门批了一段话,大致意思是重庆在P2P公司有关政策没有规范之前,一个都不许注册。
最近,黄市长开始批评P2P了。其实,稍微有点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黄市长说得很有道理。很多P2P对个人投资者承诺的年收益高过20%,甚至40%都有,这种收益从哪里来?以前,楼市、股市或者民间的高利贷可能有这种收益。但如今,这些高收益的渠道还存在吗?还靠谱吗?这种无源之水的高收益,你能信吗?
这几天,泛亚交易所的事情开始被媒体热炒,这其中难道没有地方政府的失职?经济下行,地方官父母官要保增长,但更要像黄市长一样防骗子,保一方百姓的财产安全。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