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隍庙会是郑州市的古庙会,属于传统民俗活动。城隍庙位于市区商城路东段。
明太祖洪武规定各府、州、县的城隍封号,敕封郑州城隍为灵佑侯,并建庙祈祀,所以又称城隍灵佑侯庙,庙会兴起当在庙宇建成之时,会期从三月初一至三月二十八。
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郑州城隍庙会民国5年(1916)《郑县志》载:"庙会最盛,自十五日起,士女答赛拈香,或奠献花果,或恭悬匾额,或割股披红,或枷锁伏罪,并有卖买赶趣,香茶细果,酒中所需。凡儿童玩物,例如彩妆傀儡、莲船战马、饧笙鼗鼓、枪刀剑戟、零碎戏具,在在成市。至一切耕具农器,尤属色色俱备。"
20世纪50年代以前,城隍庙会期间,地方组织演戏、玩社火等以娱城隍神灵。三月十八日俗传为"城隍灵佑侯圣诞",庙会最盛,四方百姓纷来臣愿许愿、祈福祈寿、进香摆供,有的儿女媳妇为父母公婆行孝,用竹篾秫杆批成三角枷套脖上,来给城隍烧香磕头以赎其罪。庙会期间,各种买卖兴隆,粮食茶果、农耕器具、儿童玩具等色色俱备。从会头到会尾,城内几条街上总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各种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零售商场的发展,庙会逐渐衰微。城隍庙会虽仍存在,但规模已大不如前。
纪信为刘邦的大将,楚汉相争时,刘邦曾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汉军粮绝,为保刘邦,纪信献计自己假扮刘邦诈降。刘邦用其计,趁纪信假扮汉王乘黄幄出东门诈降之际,自带数十骑从西门出走。项羽发现中计后,迁怒于纪信,将其烧死。
后人感其忠烈,帮奉其为城隍,世代敬仰。
城隍庙的来历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城隍原本不是神,"城隍"二字,从字面上解释,城是城墙,隍是没有水的城壕,俗称护城河。"城"和"隍"都是保护城市安全的军事设施。
城隍庙早在《周易·礼记》中已记述了它的雏形。三国东吴赤乌年间所建的"芜湖城隍庙"可谓是最早的一座城隍庙。后来北齐书《慕容俨传》记载:"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平民百姓流离失所,饱受战争之苦,保护城市乡土的城隍神,在人们心中逐渐诞生。百姓赋予城隍神的职能逐渐扩大到主管生人亡灵,水旱疾疫,赏善罚恶等,俨然成为该城市的行政长官。信仰城隍神及至唐代日趋兴盛。
宋代以后,城隍之祀遍天下,城隍之神被正式列入祀典,成为规定祭祀的神灵。
太祖朱元璋曾是土地庙里的小和尚,做了明朝皇帝后,对城隍神极为尊崇,下旨命令京城和各府、州、县都要建庙供奉本地的城隍神,并给城隍神以"王、公、侯、伯"等"爵位"。据统计,朱元璋统治时期,全国有城隍庙多达1472座,每一座城市中至少有一座城隍庙。道教把城隍敬为"剪恶除凶,保国安邦"之神。
"神"是人想象出来的,而城隍庙里的神并非人们想象出来的,这些神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皆是在该城市为官或生活过的廉吏、忠臣、英雄、品行正直或做善事的人,所以城隍神因城市而异,如上海城隍庙里的城隍是秦裕伯,郑州城隍庙供奉的是汉刘邦麾下大将纪信。
据说,汉高祖刘邦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羽围刘邦于荥阳,危难之中,纪信冒充汉王,使刘邦得以逃走,纪信被项羽活活烧死。
后人为悼念这位忠义之士,被百姓选为郑州城隍庙里的城隍,每逢春节和城隍爷寿辰之日,善男信女都会到城隍庙来进香礼拜。
近几年来,城隍庙曾多次举办郑州城隍庙文化庙会活动,集中展示具有中原地区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
戏曲演唱、秧歌队、盘鼓队表演,唢呐演奏、民间剪纸艺术、黄河澄泥砚、南阳的烙画、淮阳的泥泥狗、历代青铜器、钱币,紫砂各大系列展,专家现场文物鉴定等,应有尽有,为千年古庙增添了新的艺术魅力。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