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拉面就是众多餐厅的代表之一,2010年,已经开设了500余家门店的味千公开喊出了“5年千店”的宏伟计划。
然而,七年过去了,当初野心勃勃的味千拉面已经略显疲态,不仅营业额下降,盈利能力也暴跌,2017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1.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5%,净利润1.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80.9%。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于味千的观感正在一路下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抛弃味千拉面。
味千拉面曾经疯狂的出现在北上广深这些城市中,几乎在每一座商场里你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味千凭借一碗拉面做出市值90亿港币,现在却无人问津,店内食客更是寥寥无几,门店数减少、营业额下滑、利润暴跌,曾经创造多个神话的味千拉面正在遭遇“中年危机”,味千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2011年7月20日,有媒体曝出味千拉面着力宣传的纯猪骨熬制的汤底竟然是用浓缩液勾兑而成的。当时,味千拉面广告语是:“一碗汤的钙质含量更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类的数十倍。”
事件一曝光,便引起了消费者的热议和抵触。味千拉面在舆论的压力下,才公开承认所用的汤底的确并非熬制的,而是用浓缩液勾兑而成的,但仍坚称该“猪骨汤精”为猪骨熬制浓缩而成。
公关的失利,让味千拉面陷入被动的局面。为了挽回颓势,味千开始在门店管理上下功夫,通过员工结构的调整进行开源节流。然而,不专业的临时工和缩水的服务体验,让味千的观感每日况下。
消费者对味千拉面的评价几乎成一边倒的差评状况。有近3成的消费者表示,味千拉面的服务差,量太少,价格却很高昂、名不副实,并表示不会再去第二次,叫了很多次服务员却无人应答。
毫无疑问的是,不论是从整体的销售业绩,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味千拉面似乎大势已去!那么,它还有翻盘的可能吗?
说实话,小编也曾吃过一次味千拉面,吃完就暗暗发誓:哪怕是倒贴钱,我都不会再吃一次。真是要多难吃就有多难吃,30多块的高端面还不如街边8元一碗的小面好吃。
这些天,小编也看到不少知名财经媒体在分析味千拉面困局的原因,他们从餐饮行业的现状、消费者心理以及味千品牌定位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
味千拉面落得今天的困局的最大原因是,只顾着跑马圈地,淡忘了餐饮本质问题——好吃才是硬道理,一个两个人说难吃可能是人的问题,但现在成千上万人都在质疑面的味道,就需要企业反省了。毕竟一个餐厅一旦失去了最珍贵的客源,还能再走的长远吗?大家觉得呢?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