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到粮食贸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呢?首先,这是一个基本上没有什么进入壁垒的行业,任何企业和个人基本上都可以自由进出,这意味着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粮食贸易不是什么蓝海,而是激烈搏杀的红海。其次,粮食贸易追求的是“低买高卖”,而由于政策对粮食收购价的托底,粮食贸易的初级市场价格是相对缺乏弹性的,而终端市场价格则完全是市场化的。这意味着粮食贸易的盈利空间有限。面对一个竞争激烈而盈利空间又非常有限的行业,任何人、任何企业打算进入的时候都得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相对于现有的市场参与者,我的优势在哪里?如果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优势,那么放弃就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什么是粮食贸易的竞争优势呢?有人说,是对行情的精准判断。对不对呢?也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如果你对行情判断的准确率远超过市场一般水平,那么你确实可以比别人多挣钱。说不对,是因为如果你对行情的判断真这么了得,那么做粮食贸易就显得浪费这种能力了。你应该去期货市场一试身手,期货市场的杠杆制度可以放大你的这种能力,而且赚钱更加直接。真认为自己判断行情很牛的人,他们是不会涉足现货的粮食贸易。然而,在富豪排行榜上,我们似乎并没有找到以期货交易为主业的人。这说明,在对市场行情的判断上并没有突出的牛人,因为如果有这样的人,以期货市场的资金放大能力和几乎没有限制的资金周转频率,靠炒期货进入富豪榜的应该大有人在。所以,下次当有人宣称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很准时,你大可一笑置之。总之,记住一句话,市场是不可预测的。
既然不能在行情判断上一较高下,那么粮食贸易可以竞争什么?其实是规模和渠道。粮食贸易的盈利模式非常类似于苏宁国美,都不生产任何产品,只是纯粹的中间商。中间商要挣钱,靠的是挤压上下游的客户。如果在和上下游客户的谈判中没有优势,那么中间商就不可能取得丰厚的利润。那么靠什么取得谈判优势呢?当然不是靠嘴,而是靠实力。这个实力就是渠道和规模。只有你的规模足够大,采购能力足够强,那么你可以在供应商面前就很强势,你就可以拿到最低的价格,你就可以拖延付款,免费占用供应商的资金(资金占用能力是衡量零售商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资金占用时间越长说明企业越强势,运营成本越低)。低价拿货,就可以比别人更低的价格销售,从而扩张销量,这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中间商的拿货优势。所谓挟消费者以令厂商。国际上以“ABCD”为代表的跨国粮食贸易集团为什么常年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就是因为它们强大的渠道和规模是分不开的,而不是因为它们预测行情多么牛。实际上,它们也不靠预测行情做生意。
如果没有自己独到的渠道,规模上也没有任何优势,那么作为中间商,你是难以在这个市场上立足的。你即使进去了,也只能帮人家打打下手,分点残羹冷炙。一旦粮食贸易整体上不好做,最先被牺牲掉的也是这些只能依附大贸易商的小中间商。
前面说了,中国粮食终端市场价格完全是市场化的,也可以用接近完全竞争市场来表示。而经济学模型告诉我们,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所有的商家获得的利润是零。也就是说,在完全充分的竞争下,成本就是价格,价格就是成本,没有任何利润空间。这是中国的粮食贸易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难以挣钱的最核心原因。
一些小的粮食贸易企业可能会说,我也挣钱了啊。一,要看你盈利稳定与否,如果经常是亏一年赚一年,那么不能算是挣钱;二,要看是否经历一个完整的市场牛熊周期。很多粮食贸易企业在粮价单边上涨的时候,挣了大把钱,在粮价持续下跌的时候,又把挣的钱赔进去了。这与炒股是一个道理。牛市挣钱不说明问题,熊市不亏钱才是能耐。三,要看贸易所调动的资金和资源。资金和资源的成本有没有算进来,因为如果你不做粮食贸易的话,这些资源也有其他收益。譬如现在的市场资金无风险年收益已经达到6%左右,如果粮食贸易的回报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或者说只是略微超过6%,那么是不能说挣钱的。一些依托仓储开展贸易的,仓储成本也是应该算的,因为不做贸易,仓储外租也是有收益的。四,扣除了上面所说的各种成本,如果还能保持长期的正收益,那么说明你在粮食贸易方面确实有自己的不为人知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话说回来,粮食贸易挣钱难不等于粮食贸易就不能碰。关键还是要看自己有没有竞争优势。雷军没有被手机的红海吓到,而是信心十足地进去了,因为他自信他找到了一个现有手机厂商不曾有过的商业模式。粮食贸易也一样,前面的分析只是告诉你粮食贸易赚钱是多么的难,如果你没有独到的盈利模式的话。当然,如果你在一片红海之中发现了蓝海,那么所谓的赚钱难就只是相对于别人而言了。
那么,有没有办法降低中国粮食贸易整体上的挣钱难度呢?有的,那就是国家需要降低对初级市场的垄断,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实际上,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已经开始粮食最低收购价改革。2014年,取消大豆临时存储政策;2016年,取消玉米临时存储政策;2017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较2016年稻谷依次下调了3元、2元、5元;2018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较2017年小麦每百斤下调3块钱。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可以看出,最低收购价还会继续下调,中国粮食价格的改革取向是市场化,这就意味着中国整体粮食贸易环境有望得到改善,盈利能力有望增强。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粮食企业的机遇已经来临,有心人,要把握!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