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文学 » 正文

生活作风不是小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24  浏览次数:545
核心提示: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这是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生活作风是衡量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一把标尺。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生活作风,就会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健康向上的生活作风,可以锻炼
“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这是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生活作风是衡量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一把标尺。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生活作风,就会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健康向上的生活作风,可以锻炼人、熏陶人、成就人;奢靡浮华的生活作风,则可以腐蚀人、毒害人、毁灭人。所谓小节不保,大节动摇,最终垮掉,就是这个道理。
也许,有人认为,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属于个人隐私,他人和组织无权过问,也没有必要过问;即使在生活作风上存在一些问题,也只是“小节”,不必小题大做,更无须上纲上线。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因为领导干部蜕化变质往往是从生活作风出问题开始的,东窗事发、身陷囹圄也是由于“后院起火”引发的。道德败坏、生活糜烂的王宝森、胡长清、成克杰之流,之所以坠入罪恶的深渊,正是从终日沉溺于灯红酒绿,流连于歌厅舞场,迷恋于声色犬马起步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历史上的这种教训已经够多也够惨痛的了。“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古老的格言告诫世人,务必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领导干部生活作风貌似小事,可它连着党风,体现政风。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具有极强的导向功能。干部生活在群众之中,群众总是从每一个领导干部的身上看到党的形象。所以,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仅仅是领导者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的小事,而是关系到党的形象的大问题。实践证明,一些干部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首先是在生活作风方面被打开缺口、攻破防线的。因此,对干部生活作风问题,切不可轻视、小视,更不可忽视。
“扭曲的信念——一颗随时引爆的炸弹;不义的钱财——一副银光闪闪的镣铐;放纵的情欲——一个环珠掩映的陷阱;错位的亲情——一根温柔软滑的绞绳。”读来令人深思。从一定程度上讲,生活作风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党性的直接体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努力做到“五在先”,即科学发展谋划在先、改革创新实践在先、改善民生服务在先、促进和谐维稳在先、转变作风落实在先。在加强自身建设上,尤其在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上,必须要做到“三点”: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其次,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再次,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要自觉增强“四自(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三慎(慎微、慎独、慎欲)”意识,以天下为己任,视富贵如浮云;要以孔繁森、吴天祥、李国安、王廷江、范匡夫等同志为榜样,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当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远离权力周围的雷区和“陷阱”,远离那一个个貌若西施、满面春风的“红额知己”,远离用重金衬托的、逾越法纪的“世俗人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始终把自己的言行置于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规范之中,始终保持勤勉敬业、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耐得住寂寞,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才不会在金钱美色面前打败仗,才不会被各种型号与批次的“糖弹”所击中而落马,才不会被“小节”绊倒,也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迷失方向,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一身正气。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