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沈坚不仅严格要求家人,而且对自己也要求很严。多年来,沈坚一直住在局里一间只有十多平方米的单身宿舍里。1978年,局机关宿舍拆旧建新,班子成员考虑到方便他接待来人,亲属来了也好有个安身之处,便给他安排了两间房子作为宿舍,可他却推辞说:“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局里房子本来紧张,有的同志一家三口只住一间房,我怎么能搞特殊,一个人住两间呢?床前摆张桌子,照样接待来人谈事;更何况老家离这里也不远,来客可以当天来,当天回去。”后来,局机关又新建了部分宿舍,大家再次提出给他增加一间房子,可是他又说:“这几年,局里新进了不少人,住房紧张的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还是先解决那些困难户吧。”
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一级英模必须要经受枪林弹雨的洗礼。沈坚就不是那样。在家人和同事的记忆中,他没有干过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一切都是那么平凡而琐碎。但是,就是这种平凡,在当今时代,还是如此历久弥新,让人感动。
“沈坚这个人是需要慢慢来品读的。”李孝荣如是说。在沈坚当局长期间,李孝荣任局机关办公室秘书、主任,因此,他对沈坚可以说是知根知底。李孝荣记得,沈坚作为一个典型,多少是个“意外”。1981年,仪征县选举县人大代表,选举结果出人意料,1100多选民中,有971人投票齐唰唰选举未列入候选人名单的沈坚,在当选代表中他的得票最多。这个结果让当时的县领导非常惊喜:“没有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这个局长怎么可能得那么多选票呢?”随后,沈坚被作为当年“五讲四美”的典型推了出来,直至被公安部授予一级英模称号。
“其实,我并没有干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但党和人民却给予我这么大的荣誉。”在全县表彰大会上,一向做事认真但却低调的沈坚谦虚地说:“比起那些持正义之剑除人间之邪恶,用满腔热血铸就金色盾牌的英烈们,我既感到幸运,又感到惭愧。”
躺下是座桥,站起来是人梯。1989年10月,从政法委副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人老心不老的沈坚仍然十分关心公安局党委班子建设和干警队伍建设,经常与局领导探讨如何在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如何破解打击犯罪与维护稳定等难题?积极为公安事业献计献策。
因长期超负荷忘我工作,沈坚终于积劳成疾,先后罹患了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青光眼等多种疾病,原本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几乎到了失明的地步,为此,仪征公安局党委决定,由时任政委奚伯森陪同他到著名眼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就诊,为确保手术成功,奚伯森悄悄地送给主治医师一个2000元的红包,不知道是谁多嘴多舌,此事让他知道后,坚决不干,吵着要回家:“社会风气不能坏在我们这些人手里。”
自从离休后,沈坚就从城里搬到了乡下,与沈自礼等人住到一起。1995年12月,时值隆冬季节,天降鹅毛大雪,沈坚突发胃出血,不停地口吐鲜血,一家人束手无策,急得团团转。面对此情,沈自礼的二女儿沈玉娟急中生智,拨通了110报警电话,正在值班的政委赵存文闻讯后,马上带着警车赶到墩塘村,将沈坚接送到市人医进行抢救,4公里的山间小路,整整花了40多分钟。“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孰料,到达医院急诊室后,值班医生当即决定立刻输血,可医院血库里没有沈坚所需的AB型血,孝顺的二孙子沈明又马不停蹄地顶风冒雪赶赴扬州、邗江等地四处寻找血源,直到将4000毫升鲜血输入其体内,方才转危为安。事后,二孙子沈明不无揶揄地说,从家庭来看,有这个爷爷和没有这个爷爷,都是无所谓的事。他在公安局长的位置上也好,不在这个位置上也好,日子总是要一天天地过下去的。
由于身患多种疾病,从2001年起,沈坚隔三差五就要住院治病。老人虽躺在病榻上,但讲起话来仍然虎虎生威。平时,除打针换药之外,胆小的护士小姐都故意躲得远远的,只有主治医师钱学礼和从真州劳务市场找来的男保姆张明义能近距离接触、交谈。在其住院的那一年多时间里,是孙子沈明和孙媳朱载娣煲汤送饭,问寒问暖,床前尽孝。
“人的一生,就应当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深知通过学习可以拓宽视野、增强本领的沈坚,时常在病床上与前来探望的局机关党委班子成员絮叨说:“公安队伍肩负着维护一方平安的重要责任,局党委‘一班人’又是公安队伍的带头人,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职时,沈坚养成了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可自从视力下降后,书读不了,报也看不了,这可让他慌了手脚。不过,老人很聪明:眼睛不行,耳朵不是还好使吗?买一台收音机,国际国内大事小事就能听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老人为自己的这一“创新之举”暗自窃喜不已。
一次,沈坚对孙子沈明郑重其事地提出:“爷爷这一生没求过别人,但是,爷爷求你帮我买台收音机好吗?”“好的。你放心。”沈明爽快地答应了爷爷。此后,老人每天早上5点准时开机,晚上11点关机,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孙子沈明介绍说,爷爷生前由于视力不佳,前后一共摔坏了3台收音机。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仪征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来了,当所有领导问他还有什么需要组织上帮助解决时,老人连连摇手表示没有。其实,老人的心中企盼大儿子沈自义能谅解父亲,见自己最后一面,可惜大儿子借口家中农事繁忙,始终没来。2003年3月8日凌晨2点,在仪征市人民医院,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老沈坚”的老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走完了人生的旅程,终年75岁。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而今天又是明天的历史。追寻沈坚短暂而又非凡的一生,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唐诗《石灰吟》中那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谁说平淡之中难见悲壮,谁说平凡之中难觅崇高?!读沈坚,忆沈坚,品沈坚,只能用一个时态,那就是永恒。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