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准备写一篇文章来总结自己的知识体系,然而拖到了现在才开始动笔。
我将我的知识体系总结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摄入,处理和写作。题图显示正是我针对这三个部分画的脑图,它比较清楚的显示了这三部分的具体内容和相互关系。
这篇文章接下来的内容将就这三个部分分别展开来讲。
摄入
在我的知识体系中,“摄入”这个环节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摄入的内容决定了知识体系的整体基调和质量。我的内容摄入途径主要是RSS的推送。关于RSS是是什么,这篇文章不会赘述,感兴趣的同学自己进行搜索。
我采用RSS订阅的方式的原因是因为RSS订阅是泛用的,它不会被某个平台限制,我可以用它打造属于自己的内容获取列表,而且这些列表上的源会主动把内容推送到我面前。
除了RSS订阅以外,我还有一些其它的途径来获取资讯,为了结构清晰,我将其以列表的形式罗列如下:
邮件推送
开发者头条
Android开发周报
IT公论会员通讯
Podcast
IT公论
内核恐慌
机核网
一席
主动获取
浏览网页
微博,Twitter
资讯应用
顺带一提,尽量不要把微信作为主要获取资讯的源头,虽然微信内部不乏高质量的文章,但同样会有基于利益而大批量生产的烂文,更要命的是,因为腾讯的刻意设计,这二者很难区分。就好像一盘菜,里面好药和长得和好药一摸一样的毒药各占一半,分辨它们的成本很高,不如不去碰它。
处理
通过各种途径,我阅读了大量内容,在阅读的时候总是觉得颇有感触,收获良多,然而过不了多久,这些体悟收获往往如过眼云烟,消失不见。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有时候我需要用到某方面的一些知识的时候,我觉得我似乎看过相关的文章,但却怎么也回想不起来,搜索不出来。
所以我需要将我觉得有价值的文章进行处理,我对文章的处理大致分为两个步骤:总结和存储。
总结
总结这个步骤大体就是用自己的话将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一个概括,假如有感想的话,也写下自己的感想。
我习惯将自己的总结直接添加到文章的头部,并且在总结后面添加一条封装线,如下图所示: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以后我再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能通过文章前的总结快速回想起文章的内容。
存储
在处理完文章之后要做的当然将其存储起来。我选择的工具是Evernote,我看中的是它的收集能力相对其它工具而言更为强大。因为我只把它作为收藏文章的仓库,并不会使用它撰写文字,所以它难用的编辑功能对我影响并不是很大。至于我自己如何进行文章的编写,我在下面的写作部分会提到。
关于Evernote上对于存储文章的结构,Medium上一篇名叫UsingEvernote(therightway)的文章对我的启示很大,现在我大体就是按照这篇文章的思路来将文章存储到我的Evernote中。我已经将这篇文章翻译成中文并发布在我的博客上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进去看看:正确地使用Evernote,我就不再赘述了。
值得一提的是,受GTD方法的启发,我会将收藏的文章都放入被我命名为Inbox的笔记本中,然后在Omnifocus的晚上仪式中创建一个每天重复的整理Evernote的任务,这样在每天晚上我完成每日的仪式的时候,会打开Evernote对Inbox中的文章进行总结,封装,贴标签,归档的动作。
写作
每时每刻,我的脑子里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念头生生灭灭,有些念头不值一哂,但偶尔也会有一些不错的想法从这些念头中迸溅出来,但这些想法往往都是粗糙,经不起推敲的,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梳理。而我认为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整理成文字的过程就是对这些想法疏离规整进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
我会使用支持Markdown的语法的工具来撰写文章,并且将写好的文章存在Dropbox中的一个文件夹中。我用的是一个叫Marboo笔记的工具来管理我存在文件夹中的文章。
这些迸现的想法看似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从脑海之中凭空出现的,但在将想法转换成文字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其实不然,这些想法往往就来自于我之前接收,获取,收藏的各种资讯。所以我觉得,写作的过程,其实就类似上面提到的总结这个步骤,只不过层次更高。每次写作都好像是用自己所有的脑力精力去推动脑海中的一座石磨去研磨那些经过简单处理的外来资讯,而从石磨口汩汩流出来的正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结语
所谓的知识是什么?我对它的理解就是对事物的理解和相关的一系列资讯。
而知识是如何在我的脑海中形成的?我觉得就是对外来资讯的阅读,总结,存储,思考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而我所谓的知识体系其实就是这个过程中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
PS:工具的使用因人而异,我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只是我自己使用的,这些工具未必适合所有人。我主要想表达的是,所谓资讯不应该只是泛泛而读,还应该对其进行总结,存储,思考。否则这些读过的东西很难融到你自己的体系之中。至于如何总结,存储在哪,如何思考都是应该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模式。我这篇文章不过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去摸索自己的模式。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