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高温、台风等极端天气,很多时候扮演了城市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能力的检测者角色。在日常的城市管理和风险防范中,必须未雨绸缪,杜绝侥幸心理,切实提高城市在安全、秩序保障等方面的冗余度,避免因“低级”错误而导致致命的后果。
1月3日晚间,安徽合肥普降大雪,4日上午,合肥市区内5个公交站台因顶部积雪未能及时清理,承载压力过大导致垮塌,多名市民受伤,其中一名市民在望江路与石台路交口的秀水花园站台被砸伤,后医治无效去世。据介绍,合肥望江路一带公交站台于2017年初投入使用,站台顶部为玻璃材质。
一场不算很大的雪,却压垮了多个公交站台,直接导致一名市民死亡,多名市民受伤,这无疑让人始料未及,也让人产生了各种猜测。最新消息是,该公交站台的建设单位曾因施工进度缓慢,被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管理严重不到位”,并被处以罚款。这次发生的大雪压塌公交站台事故,是否与站台建设单位管理不到位或工程质量有关,是否与该单位被处罚后抢工期有关,当地相关部门必须加以调查,给市民与死者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而在个案之外,这起事故的发生,再次敲响了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的警钟。或许直到出现伤亡事故,公众才会清醒地认识到,当雪下到一定程度,当城市治理和应对措施与大雪出现不平衡、不匹配的情况时,雪就会成为一种灾难。即便是在物质文明如此发达、城市功能如此强大的今天,每一场大雪来临,都会对市政、交通、绿化、卫生等构成严峻考验,对市民的工作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天气的变化,确实是影响城市安全风险或秩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次多地降雪前,不少地方出现了降温天气,引发了大面积流感,全国多地大医院儿科几乎陷入“瘫痪”。如果说得更远一点,每年夏季的雨水天气,往往都伴随着不少城市的“看海”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尽管都直接与天气因素有关,但究其实质,更主要考验的是城市对于天气这种自然风险及其可能影响的应对能力,这也是评估城市安全风险防范水平的一个重要参照指标。
较之过去,现代城市在预防抗击各种气象灾害、自然灾害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强,但与此同时,城市越来越大,建筑、公共设施越来越密集,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的安全也显示出脆弱性的一面。现代城市的运转好比一台精密的机器,需要各个零部件紧密协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或是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原有的运转秩序,并带来难以预想的后果。这次合肥大雪导致公交站台垮塌,并酿成人员伤亡悲剧,就充分暴露了城市风险防范的盲点和漏洞。
现代城市的高密度、高关联的特性,决定了城市这部精密“机器”要运转良好,就必须辅以相应精细化程度的科学管理。比如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各种天气因素及其变化有足够的预判,对于特殊天气的预警必须完备和高效。像合肥这次因为一场雪,刚建成一年的公交站台就垮塌,无论是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等问题,还是建筑设计可能压根儿就没有把下雪天气的因素考虑在内,出现这样的问题,都是对现代城市风险管理原则的背离。
雨雪、高温、台风等极端天气,很多时候扮演了城市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能力的检测者角色,任何一个在平时看起来很细小的问题,在外部条件变化下,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在日常的城市管理和风险防范中,必须未雨绸缪,杜绝侥幸心理,切实提高城市在安全、秩序保障等方面的冗余度,避免因“低级”错误而导致致命的后果。
若没有精细化管理和严谨的安全风险防范机制作支撑,城市硬件发展越快,城市越来越繁荣,城市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可能越来越大。小到一个不出水的消防栓,大到一场罕见的降雪,都可能展现出让人不可忽视的“蝴蝶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合肥大雪压塌公交站台虽然属于个案,却是对所有城市的一种沉重警示。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