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喧闹的都市,去浙江西部的山野做个“深呼吸”,恰好是甲申年立冬的那一天。或许是由于旷野的清风能拂去人们身上的疲惫,碧绿的溪水能洗涤人们心灵的缘故,东方尚未破晓,我和同事们就早早地背起行囊,急切地扑向大自然的怀抱。
跨过长江天堑,越过江浙两省边界,穿过连绵起伏的群山,前行的中巴很快便消失在那无边无际的竹海之中。沿着盘山公路缓缓而上,透过车窗,你便会发现道路两侧山岩的缝隙中生长的是四季青翠、潇洒脱俗、不畏霜雪的竹子;沟沟坎坎里遍植的是婀娜多姿、生命力极强、不择土壤肥瘠的竹子;地势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向上攀登的也是挺拔雄劲、纵横交错、虚心有节的竹子。这一切,让每一个身临其境的游人不由得不想起扬州八怪板桥郑燮那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诗句来。
古人爱竹,将梅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是由于其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的自身本性与品质所决定的;今人爱竹,特别是现代的临安人爱竹,则另有一番风韵。临安人爱美,临安人爱优雅清静,每一个到过这座古城的外乡人都会从当地人努力营造一流人居环境这一点上看出端倪。山里人讲究的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当地山民们的住宅无一例外地也都是修建在山坡上,房屋的四周配植的也都是清一色的竹子。据说,这样既可衬托出建筑物之秀丽,又可柔化硬质建筑物之质感,还可以为居室带来“日出有清阴,月照有清影,风来有清声,雨来有清韵”之妙境。此外,朴实的临安人爱竹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些貌似平常而又普通的竹子却能够给他们带来滚滚财源。据随行的导游小姐介绍,以前浙江临安一带的竹子并不多,当地人主要从土里刨食,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的,但是脑瓜活络的临安人眼瞅着种地不行,纷纷调整种植业结构,在荒凉贫瘠的山峦岗地上改种上竹子,并且独创出采用稻草和稻壳在每年秋冬季节覆盖竹园,反季节生产竹笋的新方法来,使竹子成为当地真正的“摇钱树”。时下,临安市仅从所产竹笋和外销的竹制品上每年获益就达数十亿元,每个农户每年从竹子上所得到的好处也有一、二十万元之多,使当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竹子之乡”。
车子穿行在竹海之中,山野的清风裹着窗外那份翠绿以及瓜果醉人的清香不时挤进车厢,让人在对竹之高洁和石之顽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民改造山河、治贫致富的精神所折服。
绕过钱王故里——古城临安,转眼间便来到临安市区居民饮用水源所在地——里畈水库。只见在崇山峻岭的层层环抱中,一座气势恢宏的水库大坝从幽深的谷底拔地而起;在蓝天白云映衬下,一泓清澈见底的碧水就像一个熟睡的少女,依偎在大坝的臂弯里,令人不忍惊扰……每到节假日,苏浙沪一带热衷于自驾游的城里人便会来到这里,租上一叶扁舟,边欣赏山野的风景,边泛舟湖上垂钓取乐。据说当年周恩来总理在西子湖畔所品尝的杭州名菜——西湖红烧鲤鱼的鲤鱼也是出自于这座水库。
沿山间的溪水逆流而上,深秋的山野好似被打翻的调色板,山上山下,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斑斓。那红的是枫叶,绿的是翠柏,黄的是不知名的灌木……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一首《太湖美》的歌曲,将人间天堂的秀丽风光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在太湖的发源地——浙西临安太湖源镇,循崎岖的山路拾级而上,游人们边走边欣赏四周山野的美景,或驻足在如刀削般的山岩前,感叹大山的伟岸;或侧耳倾听山林中飞鸟的鸣唱,享受大自然美妙的韵律;或撷取山涧中一朵小小的浪花,感受水的柔情。山峦叠翠,曲径通幽。弯弯的山路的尽头,一块上面书写有“太湖源”三个大字的石碑,巍然屹立在海拔千余米的山顶。古人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驻足山顶,观群山逶迤,听松涛阵阵,令人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之中。
素有“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之美誉的古城临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在市区西南三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玲珑山,始建于唐朝的卧龙古寺,便隐身于此。据当地人介绍,此山虽然没有黄山之险峻,也没有泰山之雄伟,但却具有玲珑剔透、林茂径幽之俊美,相传众多历代文人雅士都曾前来此山中游玩观光。这里不仅因僧尼同在一个屋檐下熏炼修行而在国内首屈一指,还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他的红颜知已才妓琴操,在此有一段缠绵悱恻的感情纠葛而被世人传为千古佳话。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来自四面八方虔诚的信徒,都会登上玲珑山点上一柱清香,许下一个小小的心愿,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临安是由昌化、淤潜、临安等三个镇合并而组建成的县级市。三个地方的姑娘各有各的特点:昌化的姑娘最温柔,淤潜的姑娘最精明,临安的姑娘最泼辣。小伙子找对象都喜欢找昌化的姑娘。”在向大峡谷行进的途中,导游小姐打开了话匣子:“临安地处浙西山区,过去交通闭塞,部分居住在山窝窝里的小伙子因行路难连老婆都讨不到。在当地群众中曾经流传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那就是车在路上跳,人在车上跳,心在肚子里跳。现在我们这里的交通状况与过去大不相同了,一条条宽广笔直的大道通向四面八方,将古城与外面的世界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临安的特产主要有竹笋、山核桃和鸡血石。位于大峡谷附近的昌化玉山村,是闻名中外的鸡血石的主产地。享有“国之瑰宝”美誉的鸡血石,与福建寿山的田黄石和芙蓉石并称为“印石三宝”。 相传,古代有一种生性好斗且名为“鸟狮”的鸟,在觅食飞过玉岩山时,见一凰正在孵蛋,便向其发起攻击,毫无准备的凰当场被咬断了腿,后凤闻讯赶到,同仇敌忾,终于联手战胜了“鸟狮”。虽然凤凰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凰的鲜血却染红了整个玉岩山,遂成了光泽莹透如美玉的鸡血石。田黄以两计,价值三倍于黄金,而开采于明代、盛名于康乾盛世的鸡血石更是价逾田黄。国家邮政局为此曾专门发行了一套《鸡血石印》的特种邮票。
截面呈v字型的浙西临安大峡谷,是华东地区最大最长的峡谷。空旷的山谷中,一条湍急的溪流如山林中的巨蟒,从乱石丛中游向远方;山谷的两侧,群山起伏,山上树高林密,怪石林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山谷两边的顽石形态各异:有的象人竖起的五指,有的象直刺蓝天的利剑,有的象神态安详的佛像……间或有山雀从山谷的上空掠过,山雀的鸣叫声、山中泉水的叮咚声和游客们的欢笑声,便组合成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佳交响乐,在深秋山野的上空久久回荡。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代诗人杜牧在《山行》中的寥寥数笔,便将夕晖晚照下,枫林流丹,迸发出生命般璀璨的秋色勾画得淋漓尽致。从谷底抬头望去,当地人修筑的盘山公路好似两条彩色飘带,萦绕于山谷两侧的山腰间,倘若在“通天”的山路上有一、二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向云端疾驰而去,便会给人以一种在自由的天空中展翅飞翔的视觉冲击力;在湛蓝的天幕下,在白云缭绕处,散布于山谷两侧高山顶上的农家住宅,被西垂的秋阳镀上了一层金黄的光晕,于丝絮般飘浮的云海中若隐若现……面对这如诗如画般的一切,久居在人声鼎沸的都市中的游客,有谁能不为之倾倒与陶醉呢?又有谁能不为这“世外桃园”般的宁静与安逸而感慨万分呢?!
大山赋予山里人的是坚韧与顽强,作为大山之子的临安人,对故土的每一块山石都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临安人在用勤劳从山中收获竹笋、山核桃、野山菇、石耳、灵芝、何首乌等各种山珍的同时,也将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美的追求融入无生命的山石中,用普通而又寻常的山石雕刻出反映生命律动的石雕艺术品,用普通而又寻常的山石制作出古色古香的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美化都市生活,用普通而又寻常的山石铺设出通向明天的富裕之路。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