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注释]
(1)斯:这就。(2) 辞:辞谢,拒绝。
[正译]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成为美,这就出现丑陋了;都知道善之成为善,这就出现不善了。所以有和无是相互转化的,难和易是相互产生的,长和短是相互比较的,高和下是相互倾应的,音与声是相互附和的,前和后是相互跟随的。所以圣人用无为的方式处理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兴作万物而不加以辞谢,产生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从事万物而不自恃为大,大功告成而不自居有功。正由于不居有功,所以就没有失去。
(解说)
我在上面正解《老子》一章说,中国古代老子是集哲学家、科学家、语言逻辑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养生家于一身的人。而在中国老子的这些身份和头衔里面,他作为大哲学家是最基本和根本的。
这就是说,中国老子首先是一个大哲学家,其次才是科学家、语言逻辑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养生家 。中国老子是以哲学家的身份为主,其他身份为辅。
因为中国老子首先是哲学家,他的思想比较深邃,看问题比较深刻。他运用矛盾的辩证法来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国家,所以他才在社会国家政治军事等领域有着不一般的见解,有着独创性的理论贡献。
所以我们说,中国老子首先是一个哲学家,以后才是科学家、语言逻辑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养生家 。
体现中国老子作为哲学家的方面的,就是《老子》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中国老子之所以成为哲学家,那是因为他发现了世界事物具有矛盾和矛盾的对立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规律。
世界总是矛盾的。一个事物要么不存在,一旦存在就必然是矛盾的。一个事物在肯定自己是某物的同时,必然是在否定自己。所以一个肯定的事物,总是包含与它正相反对的它否定的别物于自身。这样它们就会分化为两个彼此正相反对和否定的两个对立面,这两个对立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但是又相互转化,这就是世界事物具有的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规律。
而中国老子正是掌握了世界事物的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规律的人。正是中国老子在2500年前对世界事物的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使他成为了中国和世界的著名哲学家,奠定了他在中国和世界上的无上地位。
老子在二章的篇章结构是采取自然起笔,平铺直叙,循序渐进,层层推进,最后自然收笔,得出结论的篇章结构和叙述方法。
在二章中,老子先从日常所见的美和恶与善和不善具有的矛盾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事例出发,经过归纳总结推理,得出世界事物都具有矛盾和矛盾的对立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规律。
它的逻辑推理顺序是:
因为有美才有丑(恶),有善才有不善。美和丑、善不和不善只有相互对立和相互比较中才存在,
所以世界事物只要存在这一方,就必有与之正相反对的另一方;
因为世界事物只要存在这一方,就必有与之正相反对的另一方,
所以老子说世界事物是“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
这样,中国老子就认识和掌握了世界事物矛盾的对立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规律,树立了世界的矛盾的辩证法的世界观。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矛盾的辩证法哲学不仅是世界观,更重要的它还是方法论。
马克思说:哲学家的任务不仅仅是解释世界,问题在于如何改变世界。
科学的规律一旦被群众掌握,也会转变成人们改变和改造世界的强大锐利武器和力量。
所以真正的哲学家不仅仅是认识和掌握世界哲学规律的人,而且也是运用世界的哲学规律来改变和改造世界的人。
中国老子就是这样的真正的哲学家。
中国老子作为哲学家和有思想的人,他不仅认识和掌握了世界事物的矛盾的辩证法规律,而且还把他发现的世界的矛盾的辩证法规律作为方法论应用和运用到现实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之中去,来研究分析和解决人生社会政治等等现实社会遇到的重大问题。
中国老子根据上文得出的世间事物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对立面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规律,得出下文圣人应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实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不争、不居等“守柔”“处弱”的正确的人生处世方法!
老子提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实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不争、不居等“守柔”“处弱”的正确的人生处世方法,他是想通过事物的矛盾的辩证法规律的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实现从无为到有为,从不争到争,从不居到居的转化,从而实现其成功胜利和成就王业的人生和社会政治理想目标。
“处无为之事”。因为按照上文世间事物的矛盾的对立面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规律,无为可以转变到有为。《老子》二十九章说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所以有为终究会走向反面,归于失败,只有无为才会使事物走向正面, 最终取得成功,所以我们要“处无为之事” 。
“行不言之教”。强迫命令他人服从不能维持太久,事物终究会走向反面,人民终究会反抗而不能成功。只有用无言的教化,用无声的柔弱的力量影响教育他人,才能使人自动服从,四海来归。这也是 《老子》七十三章“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所说的道理。
同样,按照辩证法,一心想争夺保持荣誉的人,最终会必定失去荣誉,一心想占居功位的人,最终会必定失去功位,所以老子要我们不争不居。
……,等等。
总之,《老子》二章下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的结论,是根据上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的世界事物具有的矛盾辩证法规律而作出的。《老子》二章的上下文的联系是属于因果关系的逻辑关系。
所以《老子》二章的上下文的逻辑推理顺序是:
因为世界事物“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即世界事物普遍存在矛盾和矛盾的对立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规律,
所以无为可以转变到有为,不固守坚持可以转变到保持,不争夺荣誉可以转变到获得荣誉,不占居功位可以转变到占居功位,等等;
因为无为可以转变到有为,不固守坚持可以转变到保持,不争夺荣誉可以转变到获得荣誉,不占居功位可以转变到占居功位,等等,
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 。
同样的因果逻辑关系也见于 《老子》二十二章。
通过《老子》二章,我们分析得出老子实际是讲积极有为的,而不是讲消极无为的。所以老子根据世界的矛盾辩证法在人的人生处世哲学和国家政治学说提出的无为,只不过是一种到达有为的策略、手段和方法而已。
所以老子的学说,无为是手段,有为是目标;无为是方法,有为是目的。老子的无为是为有为服务的。
毕竟,老子的学说是有为的,而不是无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