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文学 » 正文

叶文泉正解《老子》(上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7  浏览次数:749
核心提示:序   叶文泉 作为一个彻悟了宇宙人生的圣者,在即将离去之时尽量以平实的语言说些心得,于是有了这部道德经,但这些文字对于老子所领悟的道来说,亦不过是指日的手指头,是道可道非常道。 应该说,能够真正理解老

                                    序

                           叶 文 泉

     作为一个彻悟了宇宙人生的圣者,在即将离去之时尽量以平实的语言说些心得,于是有了这部道德经,但这些文字对于老子所领悟的道来说,亦不过是指日的手指头,是道可道非常道。

     应该说,能够真正理解老子的只有老子自己或是能够达到他那种修行境界的人,其余都是高山仰止或水中窥月而已。

     虽然不能全懂,但绝对可以懂一部分、一些或一点点,即使读不懂道,至少可以懂其中的一些思想或是文化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对于老子的解释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许多年来,有资格品评老子的都是些文人学者,他们既不认同老子的世界观,更不懂道家的实践修持,对于老子的解释大多处于训诂和文化的层次,对于老子的本意难免去之千里。

     叶文泉的正解无论与老子的本意相差多少,但至少他能从内行的角度,以灵性的眼光来品评理解老子,脱去学者们给老子披上的文化外衣,还以自然老子的道德本然,实在是一件难得的事,更是一种莫大的贡献!

                                                              心荷留香

                                                              2009-07-11                                                                                                                                                                        

                        《老子》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第二个“道”是动词,言说、表述的意思。第三个“道”承接第二个道而来,是名词的代词,代指所道(言说)之语言。(2)徼(jiao):范围、边界之意。

[正译]

     道可以用语言来言说,但是却不是用一般的语言;也可以给它取名称,但是却不是用一般的名称。我们称道是“无”,用以表述它是天地的开始;我们称道是“有”,用以表述它是万物的母亲。所以我们经常要用“无”的观点来观看它的微妙,经常要用“有”的观点来观看它的边界。“无”和“有”这两者同时从道中出现,虽然名称不同,但它们都是对道的表述。它玄妙而又玄妙,它是世界上一切奥妙的总门。

[解说]

        中国老子在2500年前发现宇宙(世界)和万物有一个开始。中国老子将这个宇宙(世界)和万物的开始,命名为道。

        2500年前中国老子对宇宙的道的发现,远远超出了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人们的认识能力,所以当时的人们包括现代的一些人都对他提出的道感到难于理解。这都是由于他们对宇宙真理的无知造成的。

       宇宙真理的发现不一定要通过现代的科学实验和数学物理的计算的手段获得,它也可以通过中国古代道家神秘的个人修行而获得。中国古代道家的这种亲身体证宇宙真理的神秘的个人的修行活动,也是实实在在的科学的实践活动。中国古代道家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科学的实践活动,亲身体证而获得的宇宙真理,也是真实的,是确实的,是宇宙真理。

        中国老子在通过中国古代道家神秘的个人修行而获得宇宙的道这个真理后,因为当时人们还处于蒙昧和愚昧时期,还不能认识宇宙,所以老子就尝试着把他认识到的宇宙的道描述和写下来。

        大凡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着杰出才能和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都是大脑具有非常特质的人。这种人也正因为大脑具有非常的特质,所以他就会在其他学科领域也具有杰出才能并取得非凡成就。这些人兴趣广泛,学识丰富,研究的领域广阔,多才多艺,而他在其涉足研究的领域无一不同样取得很高成就。西方意大利大画家达芬奇是,中国大诗人郭沫若是,世界上一切大哲学家大画家大诗人大抵都是在其他领域也有着杰出才能和非凡成就的人。中国老子作为大脑具有非常特质的大哲学家,他也兴趣广泛,学识丰富,研究的领域广阔,多才多艺,并在其涉足研究的领域都无一不取得成就,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理论和主张。所以中国老子不仅是一个大哲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语言逻辑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养生家。中国老子集哲学家、科学家、语言逻辑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养生家于一身,所以中国老子是世界少有的具有百科全书式知识的了不起的人物。

        在《老子》一章中,中国老子也表现出其作为科学家的一面。

        在《老子》一章中,像所有科学家一样,中国老子也用科学的极其准确和精确的语言来描述宇宙的道。

         ——在《老子》一章中,老子像科学家一样谈道的物质,这不是科学家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老子》一章中,首先老子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来总起和引领全文。

        中国老子不仅是一个科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个语言逻辑学家。

        中国老子是具有辩证思考和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因为中国老子是具有辩证思考和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所以他在他的这本《老子》一书中,章句的上下文一般是用“是以”“故”等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字句来连接。老子具有的这种严谨严格的逻辑思维的能力,这也是他作为一个科学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老子是一个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这表现在他在写文章和语言叙述上,非常讲究语言的衔接和意思的连贯和上下文的因果关系的连接,非常讲究篇章结构的完整,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

        老子写文章,有的时候自然起笔,平铺直叙,循序渐进,层层推进,最后自然收笔,得出结论;有的时候先概括、总起和引领全文,然后再进行展开和说明,逐层进行分解和讲解。在《老子》一章中,老子先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来总起和引领全文。

        因为老子讲话和写文章,十分讲求逻辑性,所以我说老子是语言逻辑学家。

        宇宙真理不是不可以被人言说。

        宇宙真理不是不可以被人说明。

        宇宙真理不是不可以被人说明。《老子》二十五章说“人亦大”,这是针对人能够认识宇宙而言的。

        宇宙真理不是不可以被人说明。老子在七十章说“吾言甚易知”,意思是,我说的话很容易让人知道。所以老子讲的高级的宇宙的道的道理也很容易让人知道。

        即使宇宙的道的道理再深奥,再难懂,但是经过老子在书中反复不停和不厌其烦的解释和讲解,从这面讲,从那面讲,宇宙的道的道理也还是能够让人明白。

        所以高级的宇宙的道的道理是一定可以进行讲述和说明,而不是不可以进行讲述和说明。

        世界上不存在人们认识不了和不能进行说明的事物。一切世界上深奥和高深的事物的道理,也必然会被人类认识、理解和掌握。所以人们感到深奥的高级的宇宙的道的道理,也一定能够被人们认识、理解、说明和掌握。

        因为这个世界上人也是伟大的。这就是老子在二十五章说“人亦大”的原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的意思就是说,高级的宇宙的道是可以被人讲述、说明和命名的,但是道的这种讲述和命名却不可以采用我们平常所说的语言和名称。

        “道可道,非常道”“和“名可名,非常名”连在一起,形成对仗句式,并为一句,所以它们应该有相同和类似的翻译。

        因为“名可名,非常名”的第三个名的意思是承接第二个名而来,所以“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三个道的意思也是承接第二个道而来,而不是承接第一个道而来。因为“名可名,非常名”的第二个名是作取名的动词用,第三个名是作与第二个名所作的取名的动词用的相关的名称的名词用,所以当“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二个道作言说的动词用,那么承接其后的第三个道也必然作与“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二个道作言说的动词用的相关的名词用。

        因为在中国汉语中,言说既可以作动词用,又可以作名词用,所以当道作言说的动词用时,它本身就可以作言说的名词用。所以我把“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三个“道”翻译成与道作言说的名词等同的语言,也是对的。

        但是实际上,“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二个道和第三个道都是省略语,都省略了语言二字。“道可道,非常道”完整的话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之语言”,或者为“道可用语言道,但非常道之语言”。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完整的翻译就是:道可以用语言来言说,但是却不是用平常所言说的语言。

        所以实际上,“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三个道也是作名词的代词,代指所言说(道)之语言。

        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因为“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三个道是代指言说的语言,所以我们把第三个道翻译作语言。

        在《老子》一书中,“道”字可作道路、道理、言说(动词)、符合规律、符合正义等等多种不同意思的解释。从老子时代开始,老子又将宇宙命名为道,道又多了一个成为宇宙的名称的解释。在此,我又在对“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三个道字的解释中,道又多了一个作言说的名词或者语言的解释。

        同样,“常”字在《老子》一书中,也分别可作恒常、经常、普遍、广泛、平常、普通、一般等等多种不同意思的解释。 我在对《老子》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解释中,将其中的“常”字解释作普通一般。

        我在对《老子》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解释中,对第三个“道”字作出言说的名词或者语言的解释,对其中的“常”字 作出普通一般的解释,这是我根据它们出现的不同的语境和场合,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出的。

        因为按照世界辩证法,世界上没有永远僵化固定不变的事物。

        同样在中国汉语中,一个有着一字多义的汉字,它也没有永远僵化固定不变的用法,没有可作的单纯一个僵化固定不变的意思。

       《老子》一书中,不仅“道““常””一” 等字的意思在发生变化,就是老子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有时老子在这种情况下这样说,有时老子在那样的情况下那样说。     

        因为世界是矛盾的。宇宙也分有多种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而宇宙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条件下,有着不同的物理定律和规律。

        请问,世界哪有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和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同一条物理定律和规律呢?这是没有的。

        宇宙如此,《老子》一书里面的某些有着一字多义的汉字和某些老子思想的变化也是如此。

        所以一切都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转移和改变。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所以坚持随时准备变化,坚持随时根据世界形势和事物的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和改变,我们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所以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所以在《老子》一书的研究中, 对于老子》一书里面的“道““常””一” 等某些字义的变化,和某些老子思想的变化,我们一定要结合老子讲这话的上下文的意思和老子讲这话的不同的语境和场合来研究。

        所以根据老子讲话的不同的语境和场合,根据老子讲这话的上下文的意思,来对《老子》一书里面的某些一字多义的字作出不同的解释,来对《老子》一书中某些老子的思想的变化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我对《老子》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第三个“道”所作的言说的语言或语言的解释,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的“常”字所作的普通一般的解释,是我根据它们在《老子》一书中出现的不同的语境和场合,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出的,所以是正确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是一个讲话和写文章讲究逻辑的人,是个语言逻辑学家。所以他在上面讲了宇宙的道不可以用普通的语言和名称来进行讲述和命名后,下面他就依此话题进行展开和说明。

        道不可以用普通的语言和名称来讲述,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讲述和说明它呢?它的特殊性在哪里呢?那么我们就用下面的语言来表述它——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们宇宙(即“天地”)不是从一开始就出现的,有形的宇宙产生于无形的道,道就是“无”。这就是“无,名天地之始”。

        但是“无”的道中同时又包含“有”,“无”同时又是“有”;“无”的道中包含的“有”是我们一切宇宙万物的来源和出处!!假如“无”的道中不同时包含“有”,那么我们宇宙的万物就无从产生。这就是“有,名万物之母”。

        这样,道就既是“无”,又同时是“有”。用现代宇宙学上的话讲就是,道既是无物质(看上去什么都没有),又同时是有物质,这就非常奇怪了!!

        道就是这样一个既表现出无但是又同时包含有的奇怪神秘的事物。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道是一个既表现出无但是又同时包含有的神奇玄妙的事物,一方面道是看上去没有物质,是“无”,在道这一点上,一切具体可见的物质形式都消失到没有,看上去空无一物,但是它却能从空无一物的“无”之中产生出具体可见的天地和宇宙万物来,无中有有。在道中,物质的有形式是以我们看不见的物质的无形式表现出来,很神奇,很微妙,所以老子要我们用没有物质的观点来观看它的微妙(“常无欲以观其妙”)。

        但是另一方面,道同时又是“有”,它有物质! 道作为有物质是有体积大小(即边界)的,它的体积(边界)也是无,所以老子要我们用有物质的观点来观看它的边界(“常有欲以观其徼”)。 

        ——请问世界上哪里有看上去是无(没有),但是却具有体积的东西?请问世界上哪里有有物质的体积,但是恰好看上去又是无的东西?

        这个有物质体积,但是却恰好看上去是无的道,到底是什么呢?    

        道实际上就是“零”!

        “零”看上去是无,是没有,但是它也有体积大小,它的体积是零;“零”虽然有体积大小,但是看上去也是无,是没有。

         “零”的特征和道相符合,所以道就是“零”!

        《老子》三十二章有“道常无名之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说明宇宙的道其实是非常微小的。

        宇宙的道非常微小,微小到我们的肉眼看不见,微小到没有(无),那就只有“零”了。

        中国古代也有道“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说法。 “至小无内 ”就是“零”。

        所以道实际上就是“零”!

        因为道是“零”,所以“零”的边界就是道存在的边界。

        “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此两者同出”,是指“无”和“有”同时从道(“零”)中出现,即道既是“无”,又同时是“有”,即道既是无物质,又同时是有物质。“异名同谓” 是说,无和有二者都是对道的表述,无也是指道,有也是指道。

        因为道既是“无”,又同时是“有”,所以你在叙述道时,只有把无和有并列结合起来说,才能正确和准确表述道。

        因为道既是“无”,又同时是“有”,所以我们只有将道的无和有同时并列结合起来说的语言,才是正确和准确表述道使用的语言。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因为道至无而又同时包含至有,至虚而又同时包含至实,至为玄妙和神奇,所以老子说它 “众妙之门” (世界上一切奥妙的总门 ),是世界上最神奇的。

        我在上面对《老子》一章所作的解释和解读,将《老子》一章全文上下文的意思全部连通贯穿了起来,所以是天下最正确的。

        现在我们问,宇宙(世界)真的有一个开始,宇宙万物真的有一个发生吗?“零”的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现代宇宙膨胀的观测和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的理论计算表明,我们宇宙过去有一个开始,它产生于一个一百几十亿年前的体积为零而物质质量无穷大的奇点。

        现在的宇宙就是由这个一百几十亿年前的奇点发生爆炸产生的。

        奇点的体积为零,我们称为无(没有);但是奇点又具有无穷大的物质质量,我们称为有。

        奇点无而又有,它其中包含的无穷大的物质质量(有)是我们一切宇宙万物的来源和出处!

        老子的道与现今宇宙科学发现的奇点无一不相符合。

        所以我们可以认定,老子的道就是我们宇宙产生前的大爆炸奇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