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利群
出版人、古典音乐推广者、《爱乐》前主编
有消息说,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已在徐汇区宝庆路一所老建筑里落成,如此将与毗邻的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形成名副其实的“音乐大道”,从而让这座博物馆走入中国的百年历程,探寻“西乐东渐”的脚步。我在今年8月刚刚去过维也纳,参观过那里著名的音乐之家博物馆,联想起来不免有些感触。
由阿克杜克·查尔斯的皇宫改建的维也纳音乐之家博物馆,不仅展示了许多作曲家在维也纳的生活细节,可以聆听他们的音乐,还通过高科技手段,让参观者听到许多来自自然的声音。身临其境就会发现,这里是音乐与科技完美结合的一所声音的学校。
展厅入口处,有一台音乐POP机,通过机器上的摄像头,观众在触摸屏幕上的音符、发出美妙的音乐同时,还能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笑脸。这对孩子尤其有吸引力,边游戏边学习简单的乐理,的确是有趣的体验。
博物馆共五层,一层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博物馆,展览室的左侧陈列着这个世界著名乐团发展的足迹。吸引人的是指挥家的图片,我们看到马勒及其弟子瓦尔特、卡尔·伯姆和伯恩斯坦,都曾那样的年轻潇洒。墙上有试听机,可以随意选择馆藏的乐曲,就站在大师身边,静静地聆听。
二层的台阶设计别具匠心:每踏上一个台阶,墙壁就会被点亮,同时响起按音阶排列的声音。好奇的孩子总会上上下下跑好几次。转到里面的通道,墙面上布满各式各样凹陷的听音孔,把耳朵凑过去,原来是自然界声音的模拟,有风声、雷声、海洋声、山谷声,还有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比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港的嘈杂声、东京地铁站的车流和人声等。参观者尽可以在耳朵的引导下,完成身心的一次奇妙的漫步。这里充分使人感觉到了“耳朵”的重要:声音不仅奇妙,还瞬间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仿佛世界都通过声音的传播而变得近在咫尺。
看,也有门道。三层的音乐家展厅,除了音乐家们珍贵的遗物,最不同凡响的是设计。在莫扎特和他姐姐、爸爸的画像前,摆放着几张座椅,椅子的靠背做成人物背影的形状,坐在那里欣赏莫扎特的音乐,感受十分别致;马勒展区的背景是几棵大树,与马勒交响曲的大自然主题十分贴切;属于贝多芬的角落,专门设置了厨房,不免让人想到,他一生都在为找一个满意的厨娘而苦恼……如果不是十分了解这些作曲家,很难做到如此精妙。
三层展览室出口前,有一个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参观者可以选一首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曲目,手持一个指挥棒状的信号发射器,“指挥”整个乐团演奏,屏幕里的乐队演奏速度,会随着指挥棒发生变化。孩子最喜欢在这里恶作剧,或者飞速地挥着指挥棒,要不就“指挥”得像老牛拉破车。当然,如果不搞恶作剧、中规中矩地指挥一曲后,屏幕里的交响乐团会全体起立,为你鼓掌,向你鞠躬。
比较而言,国内一些音乐博物馆,更多的只能“看”。图片也好,乐器也好,都不允许触摸。但作为音乐博物馆,其最大的特点恰恰是要提供“听”的体验。
比如萨尔茨堡的莫扎特纪念馆,虽然设计与建筑比较传统,但最重要的,也是可以“听”。在那里的每个展厅都有耳麦,作品参观者可以按照莫扎特的创作时期,感受作曲家音乐风格的变化。这种把历史遗物和声响结合起来的学习,是一种“活态”的体验式学习。除了博物馆,在家独自听唱片或去现场听音乐会,都无法产生这样的效果,完成这种独特的音乐体验。
所幸,据报道,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已有所进步,将通过全息影像技术、多媒体视听等手段,增加人与音乐的交流。
音乐博物馆,应“让耳朵成为眼睛”,不仅能看到一个乐团的编年史,能看到音乐家艺术生命的真实历程,更要让观众感受到声音的乐趣与魅力。如此,它就既是一座直面人生的艺术展馆,更是一段趣味横生的声音时空。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