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在珠海圣荣国际影视集团朋友的引荐下见到了这位一直仰慕的大师。沈老师虽然年近70却精神烁泺、思维敏捷、和蔼可亲,眉宇间笑意盈盈,很健谈,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大师架子,我们聊得很开心,从自小为什么学画画到上山下乡、花鸟葡萄到自然虫草,一路坎坷的坚持到如今的硕果累累,再到老师以后的期望------
著名书画家沈作人在珠海
沈作人,字南英,号南山居士。1948年生于沈阳,1990年定居于北京。现任北京国画院副院长、澳门国际美术家协会执行主席、北京湖社会员、爱晚画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自小受其家父的影响,6岁开始习画,技法师承于齐白石、王雪涛等著名大师,少年时立志要在美术事业上有所作为,1966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后又进修于辽宁画院,拜辽宁画院院长杨德恒教授为师,成为杨教授的入室长徒,专攻花鸟,擅长葡萄草虫。在不断的努力下,事业终于取得一定的成功。作品也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展出并获奖,现在国内外获奖并被收藏的作品达50多幅,曾获全国艺术大赛银奖、全国民间艺术展银奖。在广东省清远市成功举办个人画展,作品现已在50几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如:人民日报、铁道部报、香港文汇报、华发优生活等等。
近年来,已有几十家拍卖行多次进行拍卖及慈善拍卖。作品也被国家许多大部委收藏并悬挂,其巨幅代表作《硕果累累》被人民大会堂收藏,作品《硕果图》被中共中央党校收藏等。
人民大会堂收藏的作品(硕果累累)
青春年少突显天赋
童年是一个人艺术的发端,生于艺术世家的沈作人,从小耳闻目染,很早就展现出艺术天赋,自幼就喜欢画画,那时候很流行小人图书,沈作人先生看完后就照着图书整本的画下来,拿到学校展览,每次学校举行的画画比赛都拿到一等奖,这让他更有了画画的信心,自此一直坚持着,哪怕条件再苦也不放弃。
到沈作人的青年时期,正直荒芜年代,政治动荡,物资匮乏,所有青年上山下乡。沈作人也没能逃脱上山下乡的命运,在农村没有纸笔颜料,也不许有画画的念头,不然你就会成为封资修,但这些都不能阻止他向艺术圣殿前进的脚步。
在农村,没有纸笔他就用树枝、石头、手指头在地上画牛、画马、画各种草虫,在地理观察蜻蜓、蟋蟀、蚂蚱、蝈蝈等大自然的一切动植物。他对昆虫各种动态之熟悉,到了闭上眼睛都能画的地步,农村遍地的野花野草成立沈作人作画的丰富素材。1964年前后,沈作人的两幅画作《西岳华人》《货郎》有幸入选中国青少年画展,随刘少奇、王光美出访东南亚和非洲国家。
传统和独立返璞归真
有了农村生活的见闻积累,沈作人又潜心研究宋代的山水花鸟,揣摩齐白石、于非?、李可染、白雪石等名家的作品,旁征博引,锤炼技法,这些名家对沈作人的艺术生涯有深远的影响。
究竟是随大流走大写意,还是沿小径走自己的路走小写意,在面对现代审美与传统花鸟之间的冲突,如何沿自己的小径去创新与突破,沈作人决定脱去文人都市画思维,走进田园山水间寻找答案---
花鸟画自唐、五代、两宋时期形成发展至今,在世界花坛尤其独特魅力。五代、两宋时期的重彩花鸟,始于明代的大写意花鸟,清末至近代出现的海派花鸟,以及20世纪学院派花鸟,各个时期的艺术特色造就了一大批花鸟画家。解放前花鸟画家多为大写意,齐白石、潘天寿、李若婵、朱㞦瞻-----即便有所建树的小写意画家,都在大写意前黯然失色。一时间,大写意让习画者趋之若路,一上手就像天师画符,满纸涂鸦,却不知道画啥。尤其通过“85美术思潮”的扭曲,一些貌似传统形态的工笔花鸟画,缺乏神韵内涵,令人乏味,有的为了造成特别效果,作画不惜添进洗衣粉----沈作人不愿趋此时髦,他毅然选择了传统小写意,坚持传统与独特,回归自然。
试想,如果艺术家都追求标新立异,谁来坚守传统?上世纪40年代,苏州的花鸟画家,基本都是小写意。常州的恽派花卉,过去风行一时,因无人继承,现已绝迹。岭南派花鸟,也在逐渐萎缩。面对小写意花鸟的颓势,面对现代审美志趣与传统花鸟之间的冲突,面对艺术本源及社会形态变化引发的审美价值与山水人物审美的落差挑战,沈作人清楚意识到,选择小写意,不仅需要十足的勇气魄力,还需锐意创新的精神。如何在小写意的传统与创新之间取得突破?首先,祛除都市画思维,脱去文人画巢臼,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沈作人开始游历,他喜欢看台风惊涛拍岸的大海,攀登险峻的高山,足迹踏遍祖国的险山秀水,沃野田园,,山水田园在他心中,变成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激情和灵感。
我喜欢到大山去,泰山、黄山、华山、太行山----到了大山都要攀到顶峰。沈作人由爱攀登西岳华山,爱华山的夺人气魄和动感。有次秋末初冬登临华山南峰,雪白的石头爬满了红色的藤蔓,险峻中添了狂野和血性。南峰像刀片一样,气势与众不同,观棋鬼斧神工,像王羲之看孙大娘舞剑后,笔锋为之改变一样,华山归来,沈作人作画用墨更加大胆泼洒了。心中的高山丘壑,变成笔下浓墨重彩的一幅幅画面。
山水田园葡萄满载
沈作人深入田园非一时之举,而是数十载的坚持,,临景不辍,笃学不倦,写生不息,精耕细作,终获丰收满园。
沈作人在画坛一向以勤奋高产著称,他不喜应酬,,除了游历山水,他每天画的最多的时间就是画画,在花鸟草虫中,他最爱画葡萄。他画的葡萄也最得人喜爱,为何对葡萄情有独钟它在画家的艺术生命中有着怎样的寄寓?“我画的葡萄比较可爱,寓意着多子多孙,丰收满园,而葡萄藤则代表长寿”沈作人微微一笑。对葡萄的喜爱寄托了画家对美好生活和丰收的向往。很多画家也都画葡萄,但画得好的并不多,中国话自古以来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山水、花卉、虫鸟,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为画出葡萄的灵韵,沈作人曾多次深入新疆葡萄沟,一身农人装扮,隐身田园,长期住在葡萄园里,仔细观察葡萄各个季节的生长,从开花结果到收获,从日出到日落,观察葡萄在不同时期、不同时段色彩、动静、光影的变化。长期融入田园,物象风韵早刻入脑海,沈作人早深谙葡萄在不同光线中的色彩描画,例如,向阳的果实沾些淡绿、淡黄,看起来会更美更透。其观察之细微,甚至连种了几十年葡萄的农民,都不知道葡萄颗粒末端有颗细小的黑点。
沈作人深入田园非一时之举,而是数十年的坚持。临景不辍,笃学不倦,写生不息。“于灵性中发挥笔墨,于学问中培养意境”。从观物究理,到观心求性,心中那座艺术田园,沈作人精耕细作,,终获丰收满园,成就其小写意田园花鸟大师之美名。作品被多家国家级收藏馆收藏,易受到国内外民众的喜爱。
于画面呈现上,小写意也许没有大写意那种肆意山水,泼墨酣畅的荡气回肠,却于一花一草一虫的世界里,以小见大,独见匠心。沈作人笔下的花鸟草虫,无论是葡萄、牵牛花、枇杷、牡丹,抑或点缀枝叶间的天牛、蜻蜓、蝈蝈、蟋蟀,皆饱含着这位花鸟大师热爱田园,真诚而深情的笔触。做人真诚,作画真诚,沈作人被誉为“德艺双馨绘画大师”。
最后聊到沈老师今后有什么期望,大师晃了一下灰白的头发,微微一笑说道: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到国内外去走走,举办几次个人画展,做做公益,为子孙后代多留下一些艺术的传承。
沈老先生与本报记者何冰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