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徐云
文化名人仙逝,子孙争遗产之事层出不穷。这是为名人又争了好名誉呢?或是出了窝囊呢?这名人的子孙一个个登台出场亮相,演给世人一幕幕活剧“西洋景”。“饱饱眼福,一幕幕看下去!”星君作如是想。
国学大师季羡林去世,独子季承与最高学府“北大”因季羡林留下的珍贵遗产之归属产生纠纷,季承起诉“北大”,要求“北大”返还价值在一亿元左右的文物、字画等。法院立案,双方打起了官司。此案的诉讼费高达二、三十万元。
季羡林,神州著名语言学家,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季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几位学者之一),以及德语等诸多语言,很早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又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是名符其实的学术巨擘,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季羡林长期担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一职,曾任副校长,是“北大”唯一的终身教授,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神州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季羡林去世后,财产归属纷争风波乍起,独子季承曾表示:季老身后财产都是季家的。季羡林生前立遗嘱表示他的财产都全部捐给“北大”。季承向法院递交的起诉书称:他的父亲与北京大学签订捐赠协议约定将14类藏书、手稿、古今字画等珍贵文物分批捐赠。其中协议约定双方“指定专人办理交接手续”。“交接清单一式两份,赠予人和受赠人签字后生效”。然而至今未办生效。季承说其父曾书嘱声明:“原来保存在“北大”图书馆里的一切书籍文物只是保存而已,我从来没有说过全部捐赠”。又书嘱称:“全权委托我的儿子季承全权处理有关我的一切事物、务”。北京大学向季羡林及季承报告了保存文物清点数共577件,其中古字画207幅。季羡林逝世,季承一直向北京大学追返上述存物,但“北大”因领导换届等原因至今未予原物返还。因此,他起诉要求法院判令“北大”原物返还清点保管的文物、字画共577件,并要求“北大”承担案件诉讼费。初步估算涉案物品市值达一亿元。
法院进行过一次诉前调解。“北大”出具《关于处理季羡林先生捐赠“北大”物品的五条原则》。原则中称:“北大”学校党委研究决定:第一坚持尊重季羡林签名捐赠的协议合法有效;第二坚持尊重季羡林生前遗愿,维护季羡林声誉;第三坚持维护国有财产不流失;第四坚持依法依据,合法合理;第五坚持处理过程和结果经得起历史推敲。
季羡林遗产案立案,将进入审判,季承信心百倍认为自已一定能够胜诉。但是出现奇妙的小“曲折”:“季羡林字画被盗”,凭白无故冒出“梁上君子”。很多媒体又说季承曾被其父季羡林“赶出家门,以至13年父子不相见”。当他质疑其父捐赠书画的会法性时,一些人认为是他在觊觎季羡林的财产。季羡林遗产风波沸沸扬扬。遗产之争,季承称法院曾调解,“北大”提出过以金钱补偿季家的方式来化解纠纷,“北大”否认:“并没有金钱补偿的说法”。季承说外界说我想要回父亲的财产,我认为父亲的捐赠是不合法的,捐赠是无效的。我们、包括我的子女都认为这些财产都是季家的。捐赠我们也不反对,但要合理合法。即便我们把财产要回来,今后如何处理这些财产仍然是捐赠。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进入司法途径。
季承说13年父子未见是事实,但阻挠父子相见的是“某些人”。这些人与“北大”有关系,“北大”有一定责任。我们父子愿意和解,我想见父亲,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挠。季老说“延宗(季承)来医院看我完全另有用心,我决不见他。”亲笔写信托“北大”某领导将季承拒之门外。季承见信后不相信是其父的真实意思。季承谈他与父亲不相见的始未:与父亲首次见面那年刚11岁,出生不到3个月父亲就出国,11年来母亲、祖母只知道是去留学,谁知当时发生世界大战,德国正是“二战”中心,生死不明,杳无音信。11岁的人对留洋归来的父亲很陌生,还没来得及与父亲熟悉,父亲就到京城教书。后来自已长大到京城读书是住校,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工作单位与父亲的单位不远,虽见面多,并没让父子变得亲近。及至母亲和祖母来京之后,正是“文革”,父亲被批斗关进“牛棚”,不敢去见面,不仅更加疏离,也是内心情感上有疙瘩。这与父母不理想的婚姻有关。父亲18岁时遵叔父之命,媒约之言结了婚。包办婚姻,妻子大,没有文化。文化差异悬殊,缺少共同语言。父母的婚姻对父子产生影响、矛盾,最终决裂。外界还有传言,我和保姆关系暧昧,为父所不容,不符合事实。我找了一个很小的媳妇,父亲就觉得我生活作风不好,把我撵走了。我媳妇做保姆,曾经照看父亲,比我小近40岁。我与妻子不和离婚,和她结了婚,我们两个人的结合非常正常。父亲已经97岁了,我自已也已过七旬,又老来得子,将届百岁的父亲再抱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一家人和和睦睦何乐不为?季承携妻抱子走进医院病榻前跪了下来,泪水湿襟。父子间隔13年,到了耄耋之年终于相见相认,冰释前嫌。
季羡林字画被盗,或叫藏品外流是真的。在书画专场拍卖会上发现有季羡林收藏的16幅书画作品,包括费孝通、吴祖光、臧克家等名人的书画作品,拍下14件,成交价共6万元。这些作品都是题有“季羡林上款”(受赠人是季羡林)的东西。季羡林得知曾说:“我并不需要钱,也从没要托任何人拍卖我收藏的字画和其他物品”。“我是周扒皮,最后只剩一张皮了。XXX发财了,XX也发财了,我成了穷光蛋,我拿100块钱都困难!”这位看淡身外之物的老人表示:字画和稿费我都不要了。动笔给丞相写了封信,丞相尊敬国师,批转国师信件给“北大”,但“北大”并未做出回应,相反宣布没有发现季羡林藏品的流失。大师“呵、呵”两声,来了句轻描淡写的“胡说八道”,一笑了止。看来这藏品外流,遗产被盗,北京大学脱不了责任,就是“北大”里的“某些人”。
盗贼,骗子,蛀虫在最高学府,在名人的身边、四周。名人你自已慷慨,你的儿子、亲人,围绕着你身边的一切一切人是何心肠,他们脑袋里装的是什么?你一概不知。
季羡林的遗产案,久久难以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