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9月18日电(记者 宓盈婷)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第一批台商“跨越”海峡,赴大陆投资兴业。如今,越来越多的台商二代继承父辈衣钵,扎根大陆,他们凭借不懈努力,渐渐摆脱父辈光环,追逐自己的梦想。
今年34岁的龚俊维来自台中,目前在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内经营着一家机械企业。据龚俊维介绍,这家企业由他的父亲在2007年创办,专业生产制鞋机械。公司目前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拥有100多名员工。
“父亲从小就向我灌输一个理念——子承父业,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也很希望趁着年轻来大陆看一看,闯一闯。”龚俊维说。2008年,龚俊维便从台湾来到泉州,跟着父亲学习经营企业。
从初出茅庐到如今独当一面,龚俊维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在他看来,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技术的研发创新和升级改造是决定企业能否独占鳌头的关键。“公司平均每年研发投入200万元,目前已经获得了大陆专利部门认可的三十多项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龚俊维说。
由公司自主研发的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射出发泡成型机,将EVA技术运用到制鞋机械上。“用这种机器生产出来的鞋子比传统橡胶鞋的重量要轻三分之一,穿起来舒适度更高,而且这种材料在自然环境下可分解,相对来说更环保。”龚俊维说。
凭借创新精神以及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公司的多项产品颇受大陆市场欢迎,并远销韩国、越南、印尼、巴西、南非等地。近年来,龚俊维又将目光投向渔具产品、路障产品等非鞋类产品生产机械的研发。
作为一名台商二代,龚俊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父辈的差别,“我们这一代人的思维可能更具创造性,对市场的嗅觉也更敏锐,另外就是更懂得利用互联网。”
在泉州,和龚俊维一样选择来大陆打拼的台商二代不在少数,这与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惠的政策密不可分。
龚俊维坦言,面对业务拓展的需要,他曾在继续扎根泉州和将企业迁往其他城市之间徘徊过,但最终还是选择留下,“这边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而且离厦门港很近,无论在原配件采购还是物流通关等方面都非常便利。”
据悉,泉州台商投资区目前共签约79个项目(含意向、框架、合作备忘等),投资额逾800亿元人民币。实际存续签约(投资协议)项目55个,投资额共计约531.14亿元,其中台资项目15个,总投资106.37亿元人民币,约占20%。
园区设立以来,“众创空间”“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园”等创新平台不断涌现,电子商务、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台商二代们从这里搭上大陆经济腾飞的快车,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