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健康 » 正文

照见五蕴皆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3  浏览次数:2189
核心提示:昌明居士第一句到第四句为一节。讲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菩萨的意思就是觉悟有情的意思,觉悟,即从梦中醒来的人就是觉悟的人,自觉觉他,就是自己醒了,还要去叫醒别人,这样的人,就是菩萨,观自在菩萨,就是
 昌明居士

第一句 到第四句为一节。

讲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菩萨的意思就是觉悟有情的意思,觉悟,即从梦中醒来的人就是觉悟的人,自觉觉他,就是自己醒了,还要去叫醒别人,这样的人,就是菩萨,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他的名字,菩萨是这一类人的统称,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四句话意思,观世音菩萨,在施行、用功、功行、实践,深深的般若波罗密多的时候,像明灯一样照见,五蕴皆空,度化了一切苦难,行,这句话里当实践、体验、施行讲。佛教讲信解行证四个学法步骤。信就是信入、解就是深入了解、行就是去实践、证就是证明结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践行,就是按照佛法理论,信入,理解后,进行实践。相当于我们做实验,实验前要有理论指导,按照理论规则去行事,照见,例如有明灯可以照路,见就是看见,理会,懂得,明白,识见。般若波罗密多,即智慧到彼岸。按照这个智慧到彼岸的法则,去行事实践。这里的行,代表观照般若,修行实践般若真空的道理。深般若波罗密多,即实相般若。离一切言说相,离一切相的无相实相真空真如的本体。而心经这个经文即为文字般若。修行要闻思修开始,先从听闻文字般若起常行如理观照,然后证到实相般若。

照见什么了?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意思。

我们心经讲的心,有两层含义,如同大海的波涛和海底,海的表面波涛,叫做妄心,海底叫做真心。妄心这个东西它是一个有结构的系统。好比计算机结构,色受想行识五蕴,构成了妄心这个整体,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蕴的意思就是集合,因缘集合为蕴,即包含之意,色蕴,即一切有色相、形象等外在表现的物质,可以理解为我们的认知的客观世界,比如山河大地,桌椅板凳,它具备潜在的隐藏的信息,那声音、触摸、味觉算不算色蕴呢?都算是,均表示可以观察到的感受到空间,都是色蕴。包括我们电磁场、无线电波,虽然看不见,它仍然可以用各种工具测量到,受蕴,指的是感受子系统,它包括人体的各种感受,包括植物神经系统传导、大脑各个分区的神经网络等等,这是信息从外界采集收集汇总的过程,那么这些受感觉包括,眼睛带来的色觉视觉,颜色,形状等感受,包括声音带来的听觉感受、触觉带来的冷暖刺痒痛麻等感受,包括鼻子,舌头带来的气味和口味等感受,包括各类感受,这相当于人体的五官等认知器官的神经系统,想蕴,是人体特有的幻想、思维、推理等器官,譬如我们说到一个苹果,就会脑海里浮现苹果的形象、这个就是想蕴在起作用,想蕴,是一种联想机制、是大脑一个特殊的区域,能把记忆中的各种知识进行图像化的转变,同时具有推理认知、学习等功能,行蕴,是包含了时间空间感受、自我感受、概念执着感受、欲望、情感等等,行蕴是一个对时间的子程序,一切都要围绕着生物钟来进行,它包含了潜意识系统、人体生物钟控制系统、各种习惯,欲望、情感等,识蕴的意思是辨别、确认,包括了8种,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共8识。前五识和认知器官相对,五识,眼睛对应眼识,耳朵对应耳识,识的意思是辨别确认的程序,好比我们做一个 指纹、人脸识别系统软件,你要计算机能识别 图像,区分人脸和背景,区分人脸上各种器官图像,这个识的意思就是像应用软件一样,安装到了操作系统(阿赖耶识)里头,前六识就是 视觉,听觉辨认系统软件,这个软件当然也是和硬件--大脑神经网络不可分割的,我们计算机是一个文件、它存在硬盘里,他的功能就是辨认区分,所以大脑里头有若干个区域,对应眼睛的就是眼识区,这个区域的神经网络它是自组织编程的,它能把眼睛传导过来的隐藏的万物信息(色蕴信息),转化为人能识别的“图像”,比如我们看到一个车牌,一眼就认出是 京A12x1111",因为人视觉识别系统就能把其他的信息过滤掉,直接把可读的“数字”信息提供给“意识”层,其实从外相上讲,他就是一个车牌而已,比如电视,我们就迷惑在电视前,眼识,耳识的视觉听觉系统把电视里的色,声信息,转化为了我们可以理解的意义信息,其实本质上说,是无线电波的波动——电视机接收器接收——解压信号——驱动电子枪发射电子做周期运动导致的。这是识,就是确认辨别的意思。末那识和现在心理学的潜意识意义相近,末那识的内容和行蕴也是分不开的。它包含了对情感,时空、欲望、心结、习惯等等的一系列的“识别”程序,那么到了最深层的阿赖耶识,是我们常说的 灵魂 精神,这个识相当于操作系统和CPU里面包含的程序,一切前六识的程序都是界面,都是类似人机对话似的表象的东西,到了第七识解释为“汇编语言”到了第八识,解释为了“机器语言”,就像是计算机编程那样,阿赖耶识 是机器码 0-1-0-1-0-0-1,相当于CPU里头的指令集,那么这个指令集也是有很多程序组成的,在佛教里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种子,种子就是程序的意思,这是简单的讲五蕴系统。五蕴系统构成了心整体,心层次包含了从表层的色、到人体的认知器官、思维器官,最后到人类精神,这五个子系统构成了心这个大系统,那么心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就是认知系统。认知系统包含了认知主体和客体两个大子系统。见下图


 


 

 

心经中讲心,佛法中讲修心,你就要去注意,你自己的认知系统——你的环境,色蕴,你的感受,受蕴,你的思想,想蕴,你的习惯和时空感受自我感受你的欲望,行蕴,你的意识,分别确认辨别,识蕴,这五蕴包含了万法,宇宙一切,是一个整体,我们为什么会割裂开自我和环境,导致各种问题呢?因为你的确认:你的潜意识里头,把,我和非我,给区分开了,因为这个我执、法执的执着,所以就认为,我就是我,环境就是环境,那么你看到,一个鸟,你认为那个是鸟,不是我,你看到一杯水,你认为那个是水,不是我,你看到别的众生,别的人,你认为那是别人,不是我,所以形成了自我的意识,那么心不是这个割裂的精神和外界环境,而是统一的,当你看到你的环境,你就该想到,这是我的妄心,看到你不喜欢的人,你也要想到,这是你的妄心,六祖慧能在一次法会前听到一个人说,看,这个是风吹动旗子,另外一个人说,不对,是旗子自己在飘动,六祖就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这都是妄想心在动,那么心是一体的,不是你的心就是你的心,我的心就是我的心,如大海水,都是一个整体,每个人妄心,如浮在海水表面的海波,海波和大海本来是一个整体,所有人,所有物,其实都是一体的,都是一个大的整体。那个大的整体就是叫真心,那个海波叫做妄心。海波(妄心)其实是不存在的,是假的,因为大海波动才产生了海波。全体的海波叫认知系统,当你去认知万物了,万物才有了意义,当你不去认知它的时候,万物都是存在与不存在的不可肯定当中,所以,物离不开精神的认知,精神离开了物,也产生不了认知,认知系统如海波一样,是大海运动产生的,是虚妄的,随时变化的。其本质是真心真空佛性。佛教假名为“心”,都是人想出来的,心经就是关于这个心的法则。

照见五蕴皆空,为什么,我们看到了,听到了,不是空的呀,怎么会是空的呢,五蕴分明是实实在在的。那么五蕴皆空的前提,是行般若波罗密多时,要记住这个条件。这个行智慧到彼岸的“科学认知”“科学思维”“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观自在菩萨,看到了,五蕴皆空,要明白这个道理就必须知道什么是空,空顾名思义是无,什么也没有,空的意义很多,在佛法里,空有十六种空的含义,什么是五蕴的根本意义呢?那就是宇宙的现象界,也就是我们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身体触摸到的一切现象界,宇宙的现象,明明是很实在的呀,怎么会是空的呢,好比水是冷的,火是热的 这里空有几种含义。

1、本性是空 2、无常变化为空 3、因缘是空 4、妄想是空 5真如是空

譬如水,我们身体摸它是凉的,感受到它的流动,我们所谓的实在感,其实是一系列认知行为的过程,也就是各种认知要素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很多要素和条件,才能产生正确的认知,一旦要素条件不存在了,那正确的认知就不会存在,所以你感受到水是凉的,这个本身就是多因子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得到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依赖于其他因子的存在,譬如如果一个手失去神经感受的病患者,可能他就无法感受冷热刺激,这是从认知结果依赖于认知因子和条件来说的,这个空属于缘起性空,本性空,还表现在,外在的一切表象,都依赖于内在的其他因子和条件,譬如水是依赖水分子、水原子、H2O,水分子破坏了,比如加热它它就变成了汽体,哪有水呢?是一团水蒸气。如果冷却它,它就变成冰,冰是固体,性能和水完全不一样,汽体的水,固体的水,液体的水,其外相属性完全不一样,所以说,缘起性空,本性是空的,依赖于事物内部各种因缘关系,因缘关系变化了,物质的表象外在现象界就要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加热导致的分子变冷。这是 本性空。

第二无常变化空。说的是万物没有不生灭变化的。都是经过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坏。最终会消失为空。人体也是一样,无论你多想求长生不老,你都无法得到,最重要变坏,老病死,这就是无常空性。

第三,是本源起于空。因为万物没有之前,就是空的。好比我们喝水杯,厂家造出来之前,它本来就没有,日月星球也是一样,因缘凑合到一起了,就生成了,从空间中生成出来了,这个从空中生起也是空。

第四,五蕴是什么?就是全体的妄想心,这个妄想心是因缘法,五蕴和合才能有认知,才会有了妄想,所以妄想本是因缘和合产物,也是空的。

第五,真如是空,也就是实相般若的空性。真我是无我的空性。真心是空,唯此空性能生出宇宙万物的所有空间体积来。而这个真心本性的空,却是深入于一切,所有众生以及无情器世界都包含了的。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五蕴如金杯,金手镯,金耳环,金狮子,真如空性如金子。金杯手镯耳环狮子都可以融化,而金性不会减少,可以继续成为别的器物。

如同波和水,水代表真空,波代表五蕴。五蕴本来没有,全体是波,水波消失,水还是不多不少,本性真空还存在。

结论:一切现象界,都是空的。空即空谛,真空假有的意思。

现象界,也就是佛法常说的“有”,“存在”“我思故我在”

度一切苦厄,这一句说的是,因为照见了五蕴皆空的现象界生生灭灭的现象,而行持般若波罗密多,所以度过了一切苦厄苦难,佛法把苦理解为八苦三苦,八苦为,生老病死苦(一年365日,不在病中即愁中,生老死,人人都得经过),求不得苦(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很不顺心达不到理想目标),爱别离苦(相爱的人总是离别不能在一起),怨憎会苦(有怨恨的人经常碰面),五蕴炽盛苦(因以上七苦引发的身体精神的煎熬)。三苦为,苦苦,幻苦,快苦。因为五蕴现象界生生灭灭变化无常、本性是空的,所以就会有人类感受到的,各种苦受现象。因为人们追求这些现象界的存在,认为可以得到。比如认为金钱实有,他就去追求金钱存在,越多越好,认为女色实有,他就追求女色,认为越多越好,认为爱情实有,他就追求爱情,认为永远拥有最好,所以因为人类总是认为五蕴的实有,其实五蕴都是空的,假的,暂时的存在的,时时刻刻生灭不停的,因此就产生了幻灭感受,这种感受就是苦,那么当我们行持 般若波罗密多时,就看到了五蕴现象界实有是虚幻的,是假的,是空的,那么我们就不去执着于这种“虚幻的”实有,这样按照因果律,执着虚幻的实有——产生了灭——生死——苦。因为生必有灭,生必有死。那么我们不去执着这个虚幻的实有了,那就是解脱了,也就是不生故不灭,也就是脱离了是生死轮回的束缚,因——不生,果——不灭,因此度过了一切苦难。这就是心经中前四句。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