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晶赛后接受采访。
石晶的衣服后面,写着“南(难)以离开”四个字。
他说,这四个字符合他的心境。随着50米手枪项目未能进入东京奥运,他可能再也不会出现在这个项目的比赛场了。
一年前的里约奥运本是他50米手枪最后一次大赛出场——得知该项目成为非奥项目后,他甚至准备把枪都封箱了。
可全运会开放华人华侨以个人身份报名参赛的一纸号令,让这个十岁就去美国的华人喜出望外。
“能参加这次全运会,对我来说是出乎意料的。”
石晶的衣服背后,写着“南(难)以离开”四个字。
北京的遗憾九年后补上了
全运会50米手枪资格赛,石晶的靶位是67号。他身旁是奥运冠军庞伟,隔着庞伟,举枪而立的是七朝元老谭宗亮。
资格赛最后四发子弹,石晶全部射中十环。虽然这并不足以让他进入中午的决赛,可在和庞伟、谭宗亮等世界级名将比拼时后落后不多,他可以骄傲地离开了。
其实连石晶自己都没有想到,九年前未圆的梦想在今天实现了。
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他彼时的目标——那时候石晶26岁,练习射击仅两年。
“我是非常渴望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可是那个时候实力也不够,选拔失败了。之后呢,我水平上升了,然而从2013年开始中国就没有举办射击世界杯了。”
于是石晶就这样一次次和中国错过着,而没有在中国参加比赛,也一直是石晶的遗憾。
石晶的名字后面写着“美籍华人”。
然而,作为天津人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能以华人华侨身份参加家乡举行的全运会。
要不是那一纸文件——天津全运会首次接受外籍华人、华侨运动员以个人身份报名参与比赛,石晶可能不会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七月中旬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个消息。我一个新西兰的朋友跟我说了这个事情。”
石晶一直重复着一个词——“不可思议”。“我一开始是不太相信。后来我就申请了,而且很快就通过了。”
直到石晶真正站在全运会赛场,在天津团泊射击场举起自己的手枪时,他才品味到美梦成真的感觉。
石晶更愿意把这一切归结为机缘。
“我妈妈是参加过第二届全运会的,但她不是运动员,只是一个花童。”
而第十三届全运会,石晶的身份是运动员。“人算不如天算,怎么算都算不到我会是在天津,怎么算都算不到我会成为一个运动员,又能和国际顶尖运动员在全运会比赛。”
石晶的名字和谭宗亮、庞伟在一起。
左眼瞄准,右手举枪
石晶射击的姿势有点怪。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每次射击时,他的身体重心都会偏向左边,看起来与其他选手正好相反。而他的脖子和手腕的角度,也更特殊一些。
这个姿势是石晶反复研究后最终找到的,他试过了几乎所有的姿势,也失败过很多次。
“扭头啊,扭脖子啊,扭腕子啊,我都试过。后来终于找到了这个姿势。”
“这种感觉,就好比你坐在乘客的位置开车,坐在右边开左边的车,整个身体都是扭着的。”
事实上,导致他姿势奇怪的原因是——他右眼缺一个瞳孔。
石晶的成绩显示牌。
十岁那年,一把剪刀意外扎进了石晶右眼,虽然赴美治疗让他恢复了视力避免失明,可是却让他失去了右眼的瞳孔。
“我的眼睛缺一个瞳孔,不能收缩。现在我的瞳孔是个椭圆形,特别怕见光,而且我也没有办法分别远近。我的两个眼睛无法对焦,所以看立体就受到了影响。”
对于苦痛,石晶缓缓诉说着,你无法想象,一个曾经视力受损如此严重的人,会选择射击这个项目。举枪,瞄准,这一切,对他而言并不简单。
“好在50米不是移动靶,是固定不变的。”
于是,石晶选择了用左眼瞄准。左眼配上右手,这个略显滑稽的姿势背后,是石晶对于射击最深的热爱。
“就是喜欢啊。你真正喜欢一个东西的时候,是说不出理由的。”
在平时生活中,石晶有着自己的工作,软件开发和网络设计的工作并不算轻松。为了确保足够的时间训练,每个工作日他都会五点起来训练,练习三个小时。周末两天,他更是需要每天训练十二个小时。
石晶帮庞伟摘下号码牌。
全运会,取出箱子里的枪
在资格赛结束后,早就和庞伟相识的石晶主动走了过去,两人闲聊起来,石晶甚至体贴得把庞伟身后的号码牌取下,交给庞伟。
“庞伟、谭宗亮他们我都认识,能够和他们一起切磋、一起比赛,非常非常高兴。我希望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事实上,在得知50米手枪以后将不会进入奥运阵营后,石晶曾经把枪放在了箱子里。他本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在比赛中举起这把枪。
可天津全运会上,他又一次把枪举到身前。他和另外七个人,是全运会接受外籍华人、华侨运动员以个人身份报名参赛的首批受益者。
“我觉得很好,希望每一届都可以有这样的(措施),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石晶透露,从美国运枪到中国其实很麻烦,需要两三个月。自己曾经担心时间来不及无法赶到中国,而在各方面的帮助下,他如愿以偿。
“这次一切都很顺利,以后我一定会再来的。射击其实和生活一样,最重要的是积极的态度。”
石晶站在自己的靶位前,微笑着。这一刻,他看起来比冠军还要幸福。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