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真意在于求知,在于获得力量奥义。
真知首先从一定的认识开始,那就是一定的量、一定的形式、一定的行为所表现的存在,或者说认识具体的存在行为、存在形式、存在的量。祭祀仪式在求真的过程中代表了其量的业及其必然性,根与境接触是主动地,其知的结果主动的表现了业。祭祀的目的是获得存在的奥义,在其仪式之下是对世界的知的研究,其中的受与作是知的受与作。
量本身就是一定的知,但其实质则表现了一个存在的意志,那就是知何为真,以及确立真实的方法。真的程度和其相应地形式功能,是一定量的存在,换句话说,一定的量具有一定程度的真知和其具体的形式,关键的问题不在这里,关键是由这个量所表现的存在能力,由这个形式所表现的独立自我的存在意志。它以量为基础,以其形式所实现的功能为存在。“4、当根与那(境)相结合时,认识产生,这就是现量。(现量)不是(认识法的)手段,因为(它仅)取存在(之物)【法是某种将要到来的东西,而且,当要认识它时,它还未存在。……因此,现量不能是(认识)法的手段。】”(《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姚卫群编译第217页,《.弥曼差经》)那么,通过现量,也就是通过认识的产生是获得存在以及关于存在的唯一的途径,尽管认识只是认识的存在之物,尽管认识和所要认识的存在不同步。也就是说随着量的不断深入,随着认识的不断地明晰和真实,人们必然的可以获得存在的认识。法的存在不是具体的事物所表现的,而是事物所内在的,它不由现量的认识获得,而是由行动获得。祭祀代表了求真的行动,它追求的是法。
随着祭祀仪式的发展,复杂的形式也存在真实性的考验,相伴随的是量的认识的深入。这一切都是存在的具体表现,其中的奥义就是存在,或者说实现存在。祭祀仪式获得这样的学问,即获得其奥义则获得其存在。“弥曼差派把我们的世界看作是一个现实既定的多元世界,祭祀就在其中举行。他们把祭祀看成是维系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更具体地说,也就是维护法的方式——事物本当如何:这是祭祀仪式戒律的基本原理。包含在代表作永恒真理的吠陀经文中的戒律,其本身便被视为自证自知,可谓法中内在固有的一个部分。”(《印度哲学祛魅》休.汉密尔顿王晓凌译第115页)神的力量就是存在的力量,当万物突破自我的形式而获得新形式存在的奥义的时候,则以神的力量存在。祭祀就在于获得这样的奥义,即突破个体自我的认识而获得存在的奥义,也就是维系世界的法。一切存在都是真实的,只有自我的认识有真有伪,存在自有其法。
法由祭祀获得,量由认识深入,其交接的是仪式。但这个交接并不是直接的交换连接,而是要实现一个求真的行动,以企获得法,从而得到神性的奥义。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存在法,然而仪式则不止一个,并存在真与伪的区别。而人能够作的就是确立其真,那么量的深入研究使祭祀仪式趋向于真实,但是最终的检验标准是获得神性奥义,或者存在奥义。
认识过程代表了我的存在及其存在形式,并表达了我的自觉的程度,也就是量的多样化认识和进一步的认识。其证知真伪的功能意志表现了我同时表现了我的存在,我依赖于认识的量,而我的存在则不受任何方式的量的影响,想反正因为我的存在才产生了量的认识。在深入的认识中,量发生多样变化,这只能说明我的存在活动。那么,由此认识使认识者处于一种被认识的状态,而这个认识的意义则是存在及其奥义。同时认识是唯一的方式,它必然的肯定自己,祭祀仪式随着量的深入而获得求真性的肯定。量进一步深入到:现量、比喻量、义准量、圣言量、无体量,此时,个体的我的意义则实现了一个求真的道路,在仪式的不断确凿的祭祀中,获得存在奥义,即获得存在本身。这个道路展现了人能知的性质,和被知者超验的存在,这个被知者包括知本身。人只是具有以自己的方式去接触外部世界的能力,而外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量的深入论述了这个客观性。
现量,是个体自我的行动引发的根与境的接触,这是一个主动的行为创造,接触的程度或者说量,由行动本身的大小决定。其中确立认识确立知则由我决定,我并不能认识所有接触的量,我的能力在本身行动的大小的范围之内。“现量谓知识之由根境相触而起。且根须与我接,乃能有知。然根境触时,有时为我见,有时不为我见。可见根与自我并非直接,乃有心为之媒介(如心不在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现量有二,有分别与无分别是也。”(《印度哲学史略》汤用彤著第138页)行动的整体意志就是心,即力量作用的方向。当我们的力量意志集中于某一点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心之所想,这个意志就是整体运动。从一个方面说是知的运动,从另一个方面说是运动的知,因其本身就是自我的运动并创造新的自我,只是这个由知所代表的自我不是知而是存在。无疑的,知是一个我的选择,这里的现量标志着接触时整体运动的意志。根与境的接触有主动性的也有被动性的,但确立量的认识及其知则完全是主动性的。这个主动性的知最终确立了祭祀仪式的主动性。
比量,是进一步的选择,是一定范围内的综合行为。整体的行动脱离本能的动态,而在知的范围内实现自主的动态。表现在经验的真实性,或者是共同存在的事实的认识上,如看见烟则知有火,烟与火有一种必然存在的事实。此时,由比较而去选择,而不是整体意志集中于某一点。比量标志的是一个自主的量,其存在的意义在于面对一个多元的世界的能力。
比喻量,在一个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标志着一个知的眼光的确立。看见野牛能记忆起家牛,这是知识的运动,同时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整体的运动。此时,主动性自主性具有脱离个体形式的能力,它表现出了一个量的奥义。
义准量,对一个动态的现象的把握,这是一个超范围性的确认能力。在一个范围内不能把握某一事物,那么,在另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去把握。确认他在这里,而他不在房子里,那么,他必然的出去了。义准量标志着一个持续的能力,它有能力突破一定的障碍,而将自己的奥义运用到另一个空间。
圣言量,对更高存在的把握,这是一个超越自我的确认能力。圣言量标志着自我融入自然,或者实现自我而处于运动状态,这是知的认识的飞跃。“他量所不能得,则由圣言知之。如祭祀之法,乃由吠陀命令,非由余量,吠陀之外,圣贤之言,亦可为量。”(《印度哲学史略》汤用彤著第139页)彼此的认识取得了整体的共识,这个整体就是存在,即事物之为真的奥义。个体之间的交流上升到知识的交流,其奥义趋向于真实或者存在,个体的形式趋向于光明创造的形式,即创造万物的形式。
无体量,纯粹的认识的能力,或者说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当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既就是这个事物不在眼前或者根和境不发生接触它的信息依然被掌握,依然可以对其存在的奥义作出判断。无体量标志着一个更高的基础,它预示着自主的能力具有不受限制的可能,存在的奥义获得一种更充分的表现。
一个声表现了一个量,它可以简单地表现一个现量,也可以复杂的表现量的各种内涵。复杂的内涵呈金字塔形式而展现那最高的点,这一点代表了整体存在或者最高存在,其内在自然的形成了一个崇高的序列。这个序列是一个面对更高存在的序列,或者是一个更大范围的自主性,声的含义包含了这一切。
声的产生是一个创造,一定的声具有一定的声量,同时具有一个意义和一个存在。这个意义和存在随着量的复杂性的内涵,而具有一个更广阔的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行。“声音和三而言之:一发出之音,二诠或意义,三所指事物。波罗巴伽罗执一切声音,本为单个字母。众多字母相合,而可了知。字母者继续发出,刹那即灭。听者受音,对于字母继续起知,亦刹那灭。夫音既继续坏灭,其能诠之名(即字)因何而起。答曰:音虽续灭,各留印象,是曰行。此继续所留之行,相联合而生能诠之名。”(《印度哲学史略》汤用彤著第141页)以音的形式发挥自己的能量,而此发挥的行为创造了新的存在形式,即印象。然而印象的含义不是音的能量所能表达的,它?含的意义创造了一个新世界的境遇。以音的形式发挥自己的能量,是力量作用的结果,不管是人有意还是无意发出的声音,它们都将用尽自己的能力创造新的形式而存在。此时这个存在获得一个力量的平衡,如推动一物后,此物受摩擦力的作用而停止所创造的平衡是一样的,只是人将这称为行而不是创造。这是纯粹的能量作用,而行所?含的意义则包含了更深的存在。声音没有意义,它只是一种能量形式,所谓的意义是行的新的创造,是行本身或者知本身。牛和神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存在,但是是行或者是知,它们共同所构成的世界是存在奥义的世界。
声所创造的意义是常住的,它属于存在。声的常住性在于借助吠陀梵语的发音,理解吠陀律令,领悟祭祀戒律,从而实现存在奥义。“5、然而,声于其意义的联系是常住的。圣教则是认识那(法)的(手段)。而且,对于不可感的事物,(它是)无误的。这(圣教)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手段(量),因为根据跋达罗衍那,(它)不依赖于(其他物)。”(《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姚卫群编译第218页,《.弥曼差经》)这是一个分离的过程,也是一个解脱的过程。存在奥义不属于祭祀形式,犹如意义不属于声,意义的存在是常住的,声不常住。吠驼祭天,其仪式代表了一种真的形式和量,但祭天所祭的是存在奥义。这个奥义不依于任何存在,包括祭祀本身及其仪式的真,然而祭祀本身及其仪式的真同样有其必然性。
量的深入完全体现了一个奥义的真实,祭祀仪式表现了这个真实的运动状态,它将奥义推向存在的绝对奥义,而实质是知的运动。这是存在对存在的探索,是知的力量意志的自我追求。量的深入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我的存在的奥义,证知真伪表现了我的存在,而表现在祭祀中则表现了神性的存在,即存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