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方寸生活——粮票票证、老存单的记忆》在温州博物馆展出,其中近400种温州粮票票证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这些粮票由70岁的温州市收藏协会副会长诸华国收藏。
“我是1947年出生的,温州粮票是1955年开始使用,一直到1992年。”正在博物馆休息厅喝茶的诸华国说,“我们现在喝的茶,搁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票是喝不上的。”他端起桌上的茶杯示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知道,粮票意味着能吃上饭。这些展出的粮票,虽然只有方寸大小,却见证了生活的变迁。
收藏爱好者诸华国(右)正在讲述粮票背后的故事。
丢了粮票,再有钱也没饭吃
诸华国早年在温州粮食局工作,收藏粮票已有20多年,珍藏了近600种从1950年到1992年的粮票,本次展览共展出了近400种在温州使用过的粮票票证。“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第二货币。当时,老百姓用这些粮票买米买馒头买油条,丢了再有钱也没饭吃,是生命的保障,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那时候,普通老百姓一个月领到24市斤的粮票,刚出世不久的婴儿7市斤,正在长身体的学生可领到27市斤。工人根据工作岗位、工种的不同,领取不同分量的粮票,最多的是重工,有45市斤。”诸华国说,那时候出门在外,兜里不仅要装着钱,还得带着粮票,否则就会饿肚子。
展品中,最早的粮票样子是1950年野战军借柴草凭证,类似信签;最早的正式粮票是1950年的浙江省粮食局草票,票号0404843,面额为“拾市斤”。
温州印制的最早粮票是1955年的温州市城镇居民供应粮票,也是展品中面积最小的一种粮票,大小就如同食指指甲盖一般,被称作“指甲票”。它的面额为“壹市斤”,一联大张10张共“壹拾市斤”,还有一联大张50张共“伍拾市斤”。“去买粮食时,要小心翼翼地把它剪出来。有一次,我父母剪下两张去买米,由于它太小了,在半路上不小心丢了。为此,他们足足惋惜了两三天。”诸华国说,这种粮票保存起来甚是困难。
换来油条馒头,吃得很高兴
在展出的粮票中,有两张是1961年印制的温州市居民购油票,面额分别为“壹钱”和“贰钱”,勾起了诸华国满满的幸福回忆。
当时,诸华国14岁,有一天早上起来想吃油条和馒头,这在当时可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他征得父母同意后,揣着一张面额为“壹钱”的购油票、半两粮票、6分钱人民币,还有一张面额为半市两的温州市熟食品卷,来到一家供销社。他把这些票证都给了工作人员,换来了一根油条和一个馒头,吃得很高兴。
“熟食品卷是用来换馒头、大饼等熟的食物,不是现在所说的羊排、牛肉这类熟食。”诸华国说,当时去买东西不仅要使用现金,还要搭配同斤数的粮票。
展品中还有一张1962年的温州市保健黄豆票令诸华国感慨不已:“当时物资极度匮乏,黄豆都被当作保健营养品。老百姓身体不好的时候,要吃营养品补身体,需要到医生那里开具证明,再到粮站出具证明,才能买到黄豆。当时,市面上买不到黄豆。”
出差要打证明换全国粮票
70岁的陈甘霖是诸华国的朋友,昨天和诸华国一起在博物馆看展览。他说起粮票,感同身受:“在那个时期,吃饭要粮票,吸烟要烟票,喝酒就得有酒票,就连一分钱买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不仅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迁移,同样由于粮食关系的束缚而相当麻烦。当时的粮票分为全国通用、浙江省和地方三种。只有全国粮票才能在中华大地都有效。出差的人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去粮店换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或浙江省粮票。”
陈甘霖回忆,有一次出差去杭州,由于手头没有现成的浙江省通用粮票,就到粮店换了不同面额的浙江省通用粮票,共贰拾市斤,“地方粮票要想兑换全国粮票,就要经过写申请、开证明……等一系列手续。不仅繁琐,证明更是不好开”。
身旁的诸华国指着展品中两张绝版粮票——1962年国家印制的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票,面额分别为壹市两、贰市两,“当时,这种票证只有干部、工人才能拥有,没有提供给农民和普通老百姓。但是农民和老百姓平时也要乘坐这些交通工具,如果没有这种专业粮票,就不能在火车轮船里买东西吃,一连多天,身体会饿得受不了。所以,国家考虑到这种情况后,就没有发行这种粮票”。
历经半年才凑齐购货券,买下一块手表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用品越来越丰富,各种高档商品也逐渐走入老百姓的生活。商品购货卷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时候,谁家要买缝纫机、手表等商品,要用温州市商品购货卷,这种票证面额为贰分、伍分、拾分等,一台缝纫机或一只手表要凑齐很多张这种票证才能买。”诸华国说,当时他一个亲戚要买手表,就到处向亲朋好友借,历经半年才凑齐买下一块手表。
1988年至1992年,我省发行了5年的生肖粮票,分别为龙、蛇、马、羊、猴5个生肖。1992年的生肖粮票,印制着孙悟空升腾图,这是我省推行的最后一种粮票。
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供求矛盾逐渐缓解,温州市场上的商品和粮食也越来越多,购物也越来越方便,老百姓就用不着粮票了,到1992年下半年,粮食供应体质彻底取消,1993年废弃粮票。粮票伴随着中国人风风雨雨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它的兴衰见证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鲜活轨迹。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