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抓住经济则抓住社会的命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3  浏览次数:6379
核心提示:抓住经济则抓住社会的命脉,同时获得了自然的动力机制。唯物主义就是现实存在的主义,其核心是力量能力的现实性和以知而获得的真实性,生活的意义建立在存在形式之上,建立在力量实现自我的表现之中。从唯物的角度出
       抓住经济则抓住社会的命脉,同时获得了自然的动力机制。唯物主义就是现实存在的主义,其核心是力量能力的现实性和以知而获得的真实性,生活的意义建立在存在形式之上,建立在力量实现自我的表现之中。

从唯物的角度出发,人们对自我的生活乃至人类社会的存在认识发生了知的变化,这个知认识了本能的生活方式,并从而获得知的方式。“以上所述个人主义经济学,有二个要点:其一是承认现在的经济组织为是;其二是承认在这经济组织内,各个人利己的活动为是。社会主义经济学正反对他那第一点。人道主义经济学正反对他那第二点。人道主义经济学者以为无论经济组织改造到怎么好的地步,人心不改造仍是现在这样的贪私无厌,社会仍是没有改善的希望,于是否认经济上个人利己的活动,欲以爱他的动机代那利己的动机;不置重于经济组织改造的一方面,而置重于改造在那组织下活动的各个人的动机。社会主义经济学者以为现代经济上社会上发生了种种弊害,都是现在经济组织不良的缘故,经济组织一经改造,一切精神上的现象都跟着改造,于是否认现在的经济组织,而主张根本改造。人道主义经济学者持人心改造论,故其目的在道德的革命。社会主义经济学者持组织改造论,故其目的在社会的革命。”(《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自由平等所孕育出来的博爱是纯粹的力量意志,其心是一颗力量之心。个人的利己行为就是实现自我存在的行为,同时也是自然的力量行为。所谓的人道是共同存在之道,其中的知是力量自然之知。然而其知同样企图获得自主,只是这个自主不是血链情感更不是善的友谊,而是对彼此存在的认可。人道主义经济学者改造人心培养爱他行为,但面对的是力量,社会主义经济学者改造经济结构改善精神状态,同样面对的是力量,其中知的角度不同。人道主义经济学者的角度针对的是力量本能,社会主义经济学者的角度针对的是存在运动。

力量的发展同时发展了知,只是面对力量本能的激情意志,知的认识无法强大到实现自我。此处的知,其方式是力量自然的,即阶级斗争的形式,它是由力量而行的知。“马氏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一为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二为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也称资本主义的经济论;三为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他的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就是社会民主主义。离了他的特有的史观,去考他的社会主义,简直的是不可能。因为他根据他的史观,确定社会组织是由如何的根本原因变化而来的;然后根据这个确定的原理,以观察现在的经济状态,就把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为分析的、解剖的研究,豫言现在资本主义的组织不久必移入社会主义的组织,是必然的命运;然后更根据这个豫见,断定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方法仍在最后的阶级竞争。他这三部理论,都有不可分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一个纯粹的关于力量形式的知确立了一个新的历史观念,同时确立了新的力量意义。力量以一定的形式获得自我自主地存在,此时自由、平等、博爱脱离了个体的自然组合而获得知的组合形式。共产主义的观念以力量而摆脱力量本能,以阶级斗争的形式而摆脱力量本能的形式而确立了知的最终意志,即结束阶级斗争的历史,其意义是实现力量自主的人。这个人继承了历史的力量意志,同时继承了历史的知的理性和历史的人的情感行为,就是说它取得了协调统一的未来的观念,即必然地运动存在的观念。这个观念的核心是劳动创造,即,由劳动创造所形成的竞争代替阶级斗争。

这是一个无限接近的最终存在,它同时包含了力量和知的人的无限意义。其中将历史贯穿为一个整体的自然存在所运用的阶级斗争的形式,只是自然力量的一个动力机制,它不只是创造了力量还创造了知,而其实质只是一个个新的力量的表现,也就是人的表现。那么,劳动创造将最终代表人,从而表现存在运动。“经济构造是社会的基础构造,全社会的表面构造,都依着他迁移变化。但这经济构造的本身,又按他每个进化的程级,为他那最高动因的连续体式所决定。这最高动因,依其性质,必须不断的变迁,必然的与社会的经济的进化以诱导。”(《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经济就是生存,生存就是再创造,这就是最高动因。虽然创造的自我是一个力量自我,但这个自我存在于力量本能之上,它实现的是存在运动而不是欲望本身。尽管其斗争的形式需要既定目标,但既定目标实现了运动意志;尽管其斗争的形式出自欲望本身,但其力量作用创造了新的力量意志。共产主义观念以知的形式将这个新的力量意志归依于劳动,并以经济结构奠定其现实,但是力量意志不变。

资本主义社会将一个人作为一个自然的力量个体的本能欲望发挥到超人的程度,这是一个失控状态。人的能力无法掌握自己所拥有的力量,他的知识和情感不能和其力量能力相配。“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从奴隶现象到资本现象,这是一个自然力量的发展过程,力量不只是战胜了各种形式的斗争模式,还战胜了人本身,人所具有的一切的知都化作了力量而反身针对于人。社会意义上的生存竞争已超越一切形式,人们为了个人的荣誉总想自己的生活能高人一等,其欲望以资本的形式完全变化成力量意志,并历史的成就了力量本能。相对于资本则有无资本的存在,而在此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无产阶级被创造出来了,它预示着纯粹的劳动的存在。劳动创造了人,并创造了人类社会。然而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才获得纯粹化的存在,一切知的经验的认识,情感的不同的感受都化作作用存在,而融入生存战斗之中。相对的关于劳动的知则更加明显,剩余价值的发现将劳动形式化了,将人机械化了。其知本身也发生了变化,那就是知再一次认识了力量本能获得了新的视点——共产主义的观点。这是一个跨越历史而运动的观点,是劳动自主的观点。

劳动的存在形式创新了力量的存在形式,而劳动的观念战胜力量本能成为存在运动的意义,则直接形成了共产主义思想。此时人同时拥有行动能力和知的自主,并且在无产阶级的形成中获得了净化。“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获得的生活地位。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没有产业只有自身能力的人还拥有关于自我和社会存在的知的认识,这是一个不受一切世俗拖累的自我存在,他经受了欲望的洗礼和力量意志的淬炼,其自我是战斗存在的自我,其知是共同存在的知。无产阶级形成了一个纯粹的劳动的形象和力量的知的形象,并以此而展望一个新的世界。

劳动关系代替了力量关系,或者说劳动的欲望代替了力量本能的欲望而确立新的经济结构,人与人之间不再是本能的存在而是共同劳动的存在。“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消灭阶级并且消灭自己所属的阶级,就是消灭劳动的自然行为之中的人为的因素,具体的形式是消灭个体的劳动资料的私有性,从而排除利用各种劳动的形式去奴役他人,进而确立劳动的自然存在。社会的存在及其经济结构的存在,脱离剥削的力量形式,实现知的劳动形式。人与人之间消灭了相互压榨的力量状态,剩下的则只有劳动存在的自由状态,这个自由不是资产阶级的自由,也不是各种形式的力量自我的自由,它是知自我力量的自由。

人和以此而形成的人民的观念,跨越了地宇跨越了不同的力量环境而取得了共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也是力量以知的形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人民的观念改变了人的观念,改变了知的视域,改变了力量自然及其运动存在的意义,个体人以其力量自然以其知的情感意志实现了新的存在运动。人与人的关系超越了力量本能超越了个体自我的局限,彼此因这个共同的意志而成为同志关系,并因其战斗性而成为革命同志。生与死已不再是个人问题,而是为人民利益而存在的共同的问题,人民利益确立了这个问题的正义性和最终性。同时,没有力量本能形式的斗争存在,则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现实现象,介时,经济结构将以服务为主要结构形式。

服务面对的是劳动及其劳动的人,而不是个体自我或者某一个体的意志,生活及其意义同时发生变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所表述的是一个伟大的情感和一个伟大的胸怀及其强大的力量意志。为人民服务来自于这个传统,然而他并没有停留在这个情感的伟大上,而是把它运用于现实,那就是使人民行动起来,实现他们的力量意志。“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其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把革命工作向前推进,就要使这两者完全结合起来。我们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为了这个目的,有些什么问题应该解决的呢?我以为有这样一些问题,即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生的讲话》毛泽东)如此的生活是战斗的生活,其意义不在于自我的战斗性而在于共同的战斗性,他同时强调了力量意志和知的觉悟。在此“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已经成为为劳动人民解放的斗争,人民战争不只是针对的某一反动派,或某一时域的意识形态,而是确立劳动而改变世界,包括改变自己。其中力量意志就是行动能力,而知则是行动意志,它发挥力量而实现运动自然。在运动之中,行动能力因其行动意志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民战争代表着无限的行动意志和行动能力。

知与力量产生共振,力量的自然正义和情感的人性的善合二为一,其力量摆脱了自然本能,而其知则摆脱了一时一地的善,成就了由个体到整体的运动的善,或者说现在的行动的善。“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不能把握自己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则无法认识别人更无法去学习别人。“事实”是超越自我超越别人的存在,它彰显的是一个自然的我,其自然意志有其自我的力量形式和情感意义。学习是行动的学习,而这个行动是自我的行动,学习只是表现了其行动的主动性和知的意志。在学习中力量和知相结合,欲望和情感相结合,人性和自然相结合,从而学习获得两方面的统一而行动成行,即,获得力量和运用力量的情感意志相统一。

“改造我们的学习”同时改造了东方和西方的单面性。西方以力量和欲望所形成的历史观念偏重于战斗性,以至于力量本能常常代替了人性的知的情感意志,而其知以无产阶级的最后的斗争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是纯粹的力量型的。然而在东方以血缘的自然情感和知的理性所形成的历史观念偏重于仁义性,以至于善良的情感意义常常代替了人性的自然本能,而其知以理性的天地良心的意志而规范自我以企平天下的行为则完全放弃了力量形式。以力量而完全消灭力量的本能形式是纯粹的知的意志,以理性的天地良心而放弃力量的本能形式同样是纯粹的知的意志,而不同的是其现实状态不同。以力量而完全消灭力量的本能形式是战斗状态,以理性的天地良心而放弃力量的本能形式是静止状态。这两种状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处于非自然状态,一个是毁灭型地,一个是放弃型地,其知都没有实现其知的意义。实事求是的态度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同时确立了力量的客观性和情感的客观性,同时确立了人的自然性和人的自主性。

力量标志着自然真实,情感标志着自我的个体真实,两者同时拥有则表现出生活的真实的形象。其知的认识是运动存在,不是力量存在,不是情感存在。无产阶级代表最纯洁的战斗意志,联系群众则代表最崇高的存在意义,此情此意的学习是一个自然人的学习。以马克思主义的力量的知而包含了人性的情感意志,同时传统的情感形式的理性以其真挚的善获得了力量意志。力量确立了自然的战斗性,情感确立了正义的战斗意志,这是一个运动存在的状态,或者说运动状态。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然而其实质是毛泽东思想就是人类的运动思想,他将力量的战斗性和情感的存在意义结合于自然运动,从而确立了人的自然形象。这同时代表着人与自然的行为及其思想,人不可能没有感情同时人不可能不实现其力量行为,知力量知情感则知自我。毛泽东思想将力量和情感的知同时运用于实践之中,这是战斗的思想,它的诞生标志着共振的开始,预示着人类整体观念的觉醒,确立了情感的真实意义的主导地位。具体的形态是:情感运用知识而发挥力量本能。其情感处于主导地位,知识和力量发挥其自然的作用,于是,知识与情感犹如人的两条腿,人类则走入自然无限。

对力量的知和对情感的知发生了共振,其现实是获得现在的行动能力和其行动存在的正义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自我,然而其力量自然情感自然相同。为人民服务的情感是人类的普遍情感,它来自于人性的自觉,同时以力量而实现运动自然同样来自于人性自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展现出来,它是运动的结果同时是运动本身,东西合璧是其内在的要素,人类普遍的行为意志是其外在的表现。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