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都市报记者 杨春 王宗强】成都7月11日电,四川省宜宾市高县以经济发展让人民高兴,政治清明让人民高兴,社会和谐让人民高兴,生态优美让人民高兴,文化繁荣让人民高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乌蒙西下三千里,?道南来第一城。
秦五尺道和南丝绸之路,响过千年的驼铃。
物华人杰,高兴之县。
?道南来第一城----高县(王宗强 摄)
高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置于最高位置,把“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成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扬 “争、抢、拼,追、赶、超”的“亮剑”精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高县,这片乌蒙山区的红色热土,曾于1987年、1994年两次被列为四川省贫困县。2011年,再次被确定为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省级扶贫规划县。2014年,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标准,精准识别贫困村50个,贫困户17015户49827人,贫困发生率10.56%。
扶贫攻坚作为党政干部的第一要务(王宗强 摄)
2016年,脱贫攻坚首战之年。全县召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誓师大会,吹响了“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迈进,向陋习宣战、向文明迈进”的脱贫攻坚集结号。锁定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施创新驱动、项目拉动、开放带动、产业推动、城乡联动五大发展战略,推进城市提升、产业支撑、基础配套、民生改善、人才聚集、环境兴县、绿色高县和党的建设八大亮剑工程,用情用心用智,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攻坚克难。
谋定后动,蓝图先行。为打好脱贫攻坚战,高县制定了“311”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同步字幕:3年集中攻坚脱贫,1年巩固防止返贫,1年提升共进小康),绘制了“十三五”脱贫攻坚指挥作战图、“一河三长廊”脱贫攻坚产业规划图、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分布图,统率挂图作战。建立了“1+19+50+24”的组织保障体系,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包乡(镇)、包村、包户、包验收,“同吃、同住、同发展、包脱贫”,“定人、限时、交账”。
包户到人 定时交账(王宗强 摄)
“党员干部辛苦努力一阵子,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一辈子”。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高县全体党员干部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创新推行“1+9”精准帮扶工作法,扑下身子抓落实、结好对子强信心、培训脑子学技能、找准路子增收入、圆梦学子不辍学、开对方子少病痛、修建房子有居所、培育孝子传家风、算清票子保脱贫。同时还向50个贫困村增派新风督导员、法治辅导员,实现“七个一”驻村帮扶全覆盖。着力实施“党建·扶贫心连网”工程,把智慧党建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实现党心连民心、心心相连。
把丰收的希望送给村民(王宗强 摄)
为保证当年减贫目标全面实现,高县设立了查漏补缺扶持资金,抢时补缺,用时间换空间。 2016年安排资金7100万元,3年将累计安排资金2.13亿元。此外,还全面落实了“回头看,回头帮”制度,对已退出的贫困村,已脱贫的贫困户全面进行回头帮,与当年目标任务同部署、同检查、同验收,巩固提升,防止返贫。
付出总有回报,励苦终见彩虹
到2016年,高县已实现11个贫困村退出、2.66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4.97%,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和国家第三方评估,实现了脱贫攻坚首战首胜。宜庆路快速通道即将建成,成贵高铁(高县段)、宜昭高速(高县段)、宜宾绕城高速(高县段)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茶叶、蚕桑等传统产业巩固提升,柠檬、油茶、梭椤乌鸡、沙河麻鸭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商贸流通日益繁荣,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乡村旅游蓬勃兴起。依托自然资源,大力推进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加快生态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化,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被列为“十三五”省级乡村旅游强县。
连心村民 畅谈发展(王宗强 摄)
为确保2018年实现贫困县“摘帽”,高县县委、县政府抓提前、争主动,确定两年工作一并安排、同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制定了2017年退出23个贫困村、脱贫7000人;2018年退出16个贫困村、脱贫8129人,实现5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和贫困县“摘帽”的工作目标。2017年,24个扶贫专项计划投资20.73亿元,已到位资金9.23亿元,已投入资金3.84亿元,其中对标补短专项资金1.57亿元、“回头帮’专项资金1000万元,各项工作正加快推进。
资金一对一帮扶(王宗强 摄)
脱贫奔康、任重道远
高县紧紧围绕建设“高兴之县”这一定位,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体目标,着力实施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精准脱贫,全域提升,全面小康。到2020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奋力实现高县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开启“高兴之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