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中国最没前途的十大城市”的讨论明显升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01  浏览次数:421
核心提示:最近,一场关于中国最没前途的十大城市的讨论明显升温。在讨论中,有观察者以是否有三条以上高铁通过人口是否流入人均本外币存款教育资源丰富程度等指标为依据,将长春、大连、南昌、温州、兰州等多个城市纳入最没前
 最近,一场关于“中国最没前途的十大城市”的讨论明显升温。在讨论中,有观察者以“是否有三条以上高铁通过”“人口是否流入”“人均本外币存款”“教育资源丰富程度”等指标为依据,将长春、大连、南昌、温州、兰州等多个城市纳入“最没前途”之列。对此,不少专家指出,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原有区域发展不均衡确实会有新的表现,但仅仅以几个简单指标就断定一个城市或地区没有前途,显然是不负责任的。事实上,很多所谓“失落”的城市都有着独特优势,而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格局也必将为“将差距变为潜力”提供根本环境。
评价结果辩证看待
众所周知,考试是检验学习者掌握某方面知识水平的一种直观方式。但如果因为考生在某些考试中成绩不佳,就给予一个“没前途”的结论,则显然并不可取。毕竟,人和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魏后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评价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很多维度,标准不一样,结果可能就大相径庭。因此,研究者在指标选取和权重分布上就要讲求科学性。“即使是相对严谨的评价体系,其提供的评价结果也只能说是一个参考,并不代表一定完全等同于实际情况。事实上,人口流动、高铁布局、教育资源等几个指标只能反映出一部分情况,其衍生出的结论并不全面。”魏后凯说。
那么,所谓“没前途”的城市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记者梳理发现,相对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热点城市而言,不被看好的城市大多面临交通不便、人口净流出、经济转型压力较大、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等问题。其中,有些属于历史原因,有些则属于经济转型带来的新问题。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在分析长春的发展时认为,东北是计划经济退出最晚的地区,国有企业、国有渔场、国有林场等单位的职工都属于非农户籍,其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是非常到位的,而这是导致如今人口出生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国有经济占比高也导致民营经济生存的空间比较小,当国有单位不能承载更多的就业时就容易形成劳动力外流。
发展优势各有千秋
差距往往就是潜力,悲观难以解决问题。在不少专家学者眼中,很多“没前途”的城市其实有着很多独特的发展优势,如工业基础雄厚、毗邻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国家战略支持等等,可谓各有千秋。实际上,不少城市和地区也正在积极调动这些优势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势头。
例如,1—8月份,大连市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1.1亿元,同比增长12.7%,增幅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9.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正在成为拉动这座港口城市工业增长的强大动力。再例如,地处中部内陆的南昌市近年来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修建地铁、隧道、桥梁等工程夯实“南昌大都市区”的基础,进一步打通和周边城市联系,以期最终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著名侨乡的浙江温州,也在此次被唱衰的城市之列。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一力在分析“温州人圈子封闭制约当地发展”这一观点时表示,过去温州人圈子相对封闭,大多是城市内部及周边地区的交流,从事着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商贸往来。后来,温商开始涌向全国各地的市场,体现了温州人善于经商、敢于创新的特质。如今,温州人的脚步已遍及全球,温州的商品也卖向全球,同时温商也将全球的优质资源逐渐反哺到温州。张一力说,新生代的温商具备了华侨基础、海外资源、全球视野等特质,他们更聚焦互联网、金融、服务、节能环保等新兴领域,这些都有助于温州的发展。
“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上述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并不是最重要的,城乡之间的差距、特大型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反而更值得关注。”魏后凯强调,随着中国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育和挖掘各地方经济的活力,使各地的优势尽可能地释放。
扎实改革释放潜能
经济转型时期,尽管一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会更突出,但对更多城市而言,机遇明显大于挑战。
分析人士表示,城市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因为制造业需要在能源、交通、通信各种资源都集中的地方开展。但同时更应看到,随着全球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大城市继续成为产业中心的可能性正在减小;反之,环境好、资源又丰富的中小城市会成为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因此,相比于轻易判断一个城市“有没有前途”,认清相关地区的优势和不足、扎扎实实以改革促发展,显然有着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旦我们真正地找准了发展方向,雄厚的传统产业基础、大量成熟的技术工人、深厚的原材料资源、科研院所云集等等优势,就都会成为长春的希望所在。”丁肇勇认为,现在不是埋怨和指责的时候,也不适合散发悲观情绪,而是要更积极主动、齐心协力找出问题成因,提出解决对策。
 
专家建议,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应采取多方面措施,既要练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硬功”,又要注重打造软环境的吸引力。“对城市管理者来说,首先,要加强创新并依靠创新打造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其次,要认清城市发展缓慢背后所反映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不到位问题,加强二者对产业和企业的支撑;最后,要格外重视对居住、营商等社会环境的改善,破除制约人才吸引力的体制机制障碍。”魏后凯强调。
(本文原载于11月1日出版的 《 人民日报海外版 》第2版,原文标题为《 标准不尽相同 差距可变潜力 判断城市“有没有前途”需谨慎》)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