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体版简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南方多地将再迎强降雨 未来一周长江防汛压力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26  浏览次数:379
核心提示: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南方多地的强降雨天气将持续,专家预计,未来一周左右,雨带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到江南一带地区,长江流域防汛压力较大。入汛以来,江淮、江南、华南、西南等地连续遭遇10余轮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南方多地的强降雨天气将持续,专家预计,未来一周左右,雨带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到江南一带地区,长江流域防汛压力较大。
入汛以来,江淮、江南、华南、西南等地连续遭遇10余轮强降水,防汛压力陡增。而根据国家防总、水利部通报的消息,长江、松花江、淮河、西江等可能发生大洪水,国家防总和各地正采取积极措施应对。
中国南方再迎强降雨 长江中下游进入多雨时段
中央气象台25日18时发布预报显示,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25日夜间至27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东部、江南中北部、江淮等地将先后出现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以稳定性降水为主,过程累计雨量一般有30~70毫米,其中湖南西北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等局地可达80~110毫米。
中央气象台还同时发布了暴雨预报:25日夜间至26日白天,贵州北部和东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部和南部、安徽西南部、浙江西部、海南岛东部和南部、云南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50~80毫米)。
而早前受到强降雨侵袭的广东也将再次迎来大到暴雨。受南海北上热带扰动影响,26日夜间至28日,广东中西部、广西东北部、海南岛东部、湖南东南部、江西中部等地将出现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日降水量100~150毫米)。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计,从25日起,主要降雨区域将北抬至长江中下游一带,西南地区东部、江南中北部、江汉、江淮等地的部分地区将进入降雨集中时段。上述大部地区在未来10天内有7至8天都处于降雨状态中,主要降雨过程出现在25日至27日和5月31日至6月2日。
“这次降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北抬。”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对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分析称,此次的冷暖空气交汇中心,至少在最近的三五天内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他表示,与之前相比,此次的雨带有比较明显的变化,暴雨中心的位置比之前偏北,但雨带是否会稳定在这一地区尚不确定。
气象专家:未来一周长江流域防汛压力大
根据国家防总、水利部通报的消息,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130毫米,列1961年以来第二位。江淮、江南、华南、西南等地连续出现了14次移动性强降水过程,为近5年来同期最多。
截至5月23日,全国共有浙江、福建等14省(区、市)480个县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74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56.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114.01亿元。
此外,受强降雨影响,湖南湘江、江西赣江等118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为近5年以来同期最多。南方大部江河来水量明显偏多,其中长江偏多四至五成,洞庭湖水系湘江和鄱阳湖水系赣江分别偏多六成和八成,西江偏多七成。
另据预测,今年汛期全国降水总体偏多,长江、松花江、淮河、西江等可能发生大洪水,不排除其他大江大河发生洪水的可能,华北地区、华南东南部可能出现较重旱情。
对此,李小泉分析称,未来一周左右,雨带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到江南一带地区,长江流域防汛压力较大,由于之前降水比较多,对长江流域一带的地质灾害要特别防范。
李小泉还强调,由于目前南方正值夏收时节,雨水过多将对这一带的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要在降雨间歇时抓紧抢收,减少损失。
而记者也了解到,国家防总和各地也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应对。截至目前,各流域防总、各省(区、市)防指已派出300多个检查组,国家防总成员单位也先后派出了400多个工作组,针对防汛薄弱环节和重点地区进行安全度汛工作检查。
南方频遭暴雨侵袭 厄尔尼诺难逃干系
3月21日入汛以来,南方地区已出现多轮强降雨天气,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地区降雨量为200~600毫米,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部、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等地达600~800毫米。
另外,福建泰宁和将乐、广西阳朔等地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长江中下游和华南降雨量均超过1983年和1998年同期。
“目前这些降水和厄尔尼诺有一定关系。”李小泉表示,强厄尔尼诺给大气带来的异常影响特点之一就是副热带高压加强,南方前期雨水多与此有一定关系。
李小泉分析,从赤道太平洋海温状况看,5到6月份,厄尔尼诺处于衰退阶段,但是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却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全国进入最紧张的主汛期,其影响在这个时候才能反映出来。
据了解,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它往往会引起太平洋周边多个地区气候异常,其中一些地区暴雨频繁,出现洪涝灾害,另一些地区则高温少雨,严重干旱。
 
当该海区海水表面温度持续3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就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当海水表面温度持续6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则确认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事件一般2至7年发生一次。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中国南方多洪涝,北方则干旱暖冬。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次年,1998年夏季,中国长江流域、东北地区发生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涝。1982—1983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次年,198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洪涝,东北出现低温,黑龙江6月气温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本次厄尔尼诺事件自2014年9月开始发展,截至2016年2月已经持续了18个月,且海温已连续7个月(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比常年平均值偏高超过2℃。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